红海战略 什么是红海战略?( 四 )




红海战略 什么是红海战略?

文章插图

(截图来自《蓝海战略》)
第一层:即将转化的非客户 , 位于现有市场边缘 , 随时准备改变选择;第二层 , 拒绝性的非客户 , 心存疑虑 , 选择了你的对立市场;第三层 , 未经开发的非客户 , 处于距你遥远的其他市场 。


按照这个图 , 根据动漫行业的情况 , 动漫类的产品用户可以分为三类(我参考一份报告里的提法 , 虽然报告本身数据和结论各方面有可能主观 , 不过我喜欢那份报告关于用户的区分)



核心二次元:受众约 600 万 , 我们对核心二次元受众的定义是 , 首先会观看较多的动漫作品 , 其次会去观看较多的同人作品(同人 , 即基于原作剧情的再创作 , 如我们说《大话西游》是《西游记》的同人作品) 。这批受众往往是对动漫最为狂热的群体 。(毕业即脱宅;“宅腐萌”)

次核心二次元:受众约 3000 万 , 定义为观看较多的动漫作品 , 但不会看同人作品的受众 。(“合家欢”)
泛二次元:受众约 1 亿 。定义为一年内观看动漫内容在 3 次以下、1 次以上的人群


关于这个非客户 , 我举一个较近的例子——《那年那兔那些事儿》 。按照这部作品的指向 , 喜欢它的读者大致应该是是喜欢军事的动漫宅和对中国近代史感兴趣 , 支持爱国主义的这样一群人 。按照这个划分 , 我对军事不感兴趣 , 对近代史有点了解但一知半解 , 爱国主义谈不上 , 我对政治和军事都不太感兴趣 。而原作的画风属于Q萌型 , 我也不太喜欢 。所以 , 总体上 , 我已经不在其指向的读者群里头了 。但是 , 在其动画播出后 , 我却坚持看到完了 。看完了动画 , 我还是没去看漫画 , 但我已经知道有这么部作品了 。另外 , 我在豆瓣也看到不是动漫类的账号也转过《那兔》的动画视频 , 在知乎上还有讨论它的帖子 , 而同期的《端脑》等其他动画就没有这么大的影响力了(我是指动画传播到平时不太看动画的族群这一点) 。可见《那兔》动画的受众显然比其他二次元属性强烈的动画具有更广泛的受众 。那么这种受众群体扩大的基础是什么?


《那兔》的形象是用动物指代国家 , 显然比用人物指代国家更具有亲近和代入感(对比同样是国拟人的《黑塔利亚》) , 这动画要是继续扩大影响力 , 出个毛绒玩具是没问题的 。同时 , 动画所宣传的爱国主义也是国家喜闻乐见的 , 大部分人都爱自己的国家 , 虽然平时会抱怨和骂骂咧咧 , 但一到关键时刻我想大部分人都会转身支持自己的祖国的 。所以 , 从根本上讲 , 《那兔》拥有最普适的情感基础——大部分人都爱自己的国家 。同期时间上相近早一点的《端脑》主打推理悬疑的风格 , 这个题材目前在动画上是较少见的 , 但是推理悬疑类型的电视剧和电影却已经出现过不少了 。喜欢悬疑推理的人一定比拥有爱国情感的人要少 , 这是肯定的 , 情感基础和粉丝基础摆在那里 。《端脑》的画风又比较接近日漫风 , 人设比较普通 , 加上动画本身制作水平有限、节奏等方面把控不足 , 导致这个作品的影响力实际上没有《那兔》大 。我本身是对悬疑推理类的作品特别感兴趣的 , 但《端脑》看起来让我非常不适应 , 漫画也点过几页 , 没看进去 , 因为我感觉里面的人物都有点像人偶 , 很机械 。同时 , 里面的一些“知识量巨大”的题目给我一种“公务员考试推理题”的感受 , 并没有非常丰富的层次 , 所以我看不下去 。当然 , 这些都只是我个人的感受 , 并没有冒犯两部作品的意思 。我想说的是 , 《那兔》可以转化我这种非原作粉 , 而《端脑》无法转化我这个悬疑推理粉 , 两部作品的情感基础不同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