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歌鉴赏技巧分享 现代诗歌赏析方法( 三 )


10、托物言志: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含蓄地寄托作者的主张、哲理,能给人留下思考的余地和想象的空间 。
11、直抒胸臆:即景抒怀,直接表达诗人面对自然景象所产生的情感和富有哲理性的思想 。
12、借景抒情:通过景物描写,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 。
13、融情于景: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正面不着一字,全然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象之中,借自然景物抒发感情 。
14、衬托或渲染: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岀事物的特点,营造氛围 。
15、动静结合: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 。
16、用典: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 。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 。委婉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 。
答题模式:
(1)首先必须准确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何种技巧 , 其次才是对相关技巧的具体的鉴赏 。
(2)结合相关诗句说说这个手法的内容 , 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 。
(3)说说作者采取这种手法的原因 。
(4)再次解释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传达了怎样的旨趣 , 运用该手法的好处 。在鉴赏过程中的语言表述必须是将诗歌的意境解释和形式技巧的鉴赏结合在一起的流畅优美的赏析 。
三、写景手法
对于诗词中的景 , 鉴赏时应主要注意的常见方法和技巧有以下几点:
1.留意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 , 如高、低、俯、仰的变化 。
2.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 , 如绘形、绘声、绘色 。“乱石穿空 , 惊涛拍岸 , 卷起千堆雪 。”
3.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 , 参照前面的表现手法 。
4.语言运用方面 , 既要学会欣赏像盛唐诗人所描写的雄浑壮丽的景象 , 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 , 长河落日圆” , 又要善于体会诗人细致入微的观察、捕捉和描摹 , 如杜甫的“细雨鱼儿出 , 微风燕子斜” 。
四、抒情方式
诗歌的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即事感怀、托物言志、怀古伤今等 , 还有借助特殊的方式抒情如用典、对比、细节描写等 , 答题时根据具体的诗歌具体的分析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 , 是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 。
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 。诗人在处理情感时一般不是直接的抒情 , 而是言在此意在彼 , 叙事则因事缘情 , 写景则借景抒情 , 咏物则托物言志 , 记史则咏史抒怀 。
因事缘情
如唐代张籍的<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 ,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 行人临发又开封 。”这首秋思寓情于事 , 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富于包孕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 , 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作客他乡的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 。又如白居易的<蓝桥驿见元九诗> “蓝桥春雪君归日 , 秦岭秋风我去时 。每到驿亭先下马 , 循墙绕柱觅君诗 。”这首绝句 , 乍读只是平淡的征途纪事 , 顶多不过表现白与元交谊甚笃 , 爱其人而及其诗而已 。其实 , 这貌似平淡的二十八字 , 却暗含着诗人心底的万顷波涛 。可贵的友情 , 可泣的共同遭际 , 诗中一句不说 , 只是让读者自己去寻觅包含在春雪秋风中的人事深沉变化 , 去体会诗人那种沉痛凄怆的感情 。这正是所谓“言浅而深 , 意微而显”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