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歌鉴赏技巧分享 现代诗歌赏析方法( 六 )


尾联“酒罇何必劳人劝 , 且折余花更尽欢” , 意为:只能借酒消愁 , 再赏满地残花或许更可尽暮春之欢 。可以概括出第三点:作者壮志难酬 , 只好借酒浇愁 , 聊以自慰 。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 完成3-4题 。
陪郑公秋晚北池临眺①(节选)
杜甫
萋萋露草碧 , 片片晚旗红 。
杯酒沾津吏 , 衣裳与钓翁 。
异方②初艳菊 , 故里亦高桐 。
摇落关山思 , 淹留战伐功 。
(注)①唐代宗广德二年(公元764年)秋天 , 杜甫同郑公(即严武 , 封为郑国公 , 时任成都尹)在成都北池临眺作此诗 。②异方:这里指成都 。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 ,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二句紧扣题目中的“临眺”二字 , 写所望之景——池边碧草及船上红旗 。
B.三四句转述人事 , 写郑公于酒席上赏酒给渡口的小吏 , 赠衣于钓鱼的老翁 。
C.五六句由成都菊花之艳丽想到故乡梧桐之繁盛 , 两相比照 , 情感自然流露 。
D.诗歌寄情于景 , 景中含情 , 诗人所用意象 , 色彩明丽突出 , 倍增情感浓度 。
4.本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赏析 。
【答案】3.C
4.对北池美丽景色的喜爱之情;对严武的慷慨和仁爱的赞美之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
【分析】
3.C.“梧桐之繁盛”错误 。“故里亦高桐”的意思是“我不禁想起故里业已落叶的梧桐” , “高桐”指晚秋落尽叶子显得舒朗挺拔的梧桐树 。
故选C 。
4.此诗于唐代宗广德二年秋天杜甫同严武在北池临眺时所作 , 此诗中包含了作者复杂的情感 。
第一句“萋萋露草碧 , 片片晚旗红” , 通过对偶句写出了北池当时的美景 , “池边长着十分茂盛的碧绿野草 , 小船上一面面的小旗被晚霞映红” , 表现了作者对北池美景的喜爱之情;
第二句“杯酒沾津吏 , 衣裳与钓翁”写严武于席前把杯酒赏给津渡小吏 , 又以衣裳赠与钓鱼的老翁 , 这是对严武亲民形象的描写 , 突出了严武对治下百姓的慷慨和仁爱;
第三、四句“异方初艳菊 , 故里亦高桐 。摇落关山思 , 淹留战伐功”则是作者在诗中重点抒发的感情——对家乡的思念以及盼望早日能回到家乡的情感 。此时此地成都的菊花正开得鲜艳 , 想必家乡洛阳的梧桐已是叶子落尽 , 以舒朗挺拔的形象礼遇秋风之中 , 在这秋风之中 , 诗人盼望战事早日结束 , 使自己能够早日得以返回故里 , 作者在此抒发了强烈的思乡之情 。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 完成5-6题 。
送李问政河北简兵①
张 说
斗酒贻朋爱 , 踌蹰出御沟 。
依然四牡别 , 更想八龙游② 。
密亲仕燕冀③ , 连年迩寇雠④ 。
因君阅河朔 , 垂泪语幽州⑤ 。
(注)①简兵:通过演习挑选军吏士卒 。②牡、龙:皆指马 。③燕冀:即河朔一带 , 大部分为燕云十六州领地 。唐末 , 北方先后换了五个朝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 。后晋时河溯被石敬瑭割让给契丹 。④雠:即“仇” 。⑤幽州:时为契丹都城 。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 , 不正确的一项是(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