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一等奖公开课教案 大自然的语言优秀教案

文本分析:
本文以独特的视角、丰富的联想、富有韵味的语言 , 将大自然中的事物比作音乐家 , 把它们发出的声音描绘成各种美妙生动的乐曲 , 体现了大自然的美丽 。全文围绕第1自然段展开 , 分别从风、水和动物三个方面描写了大自然声音的丰富美妙 。文章结构严谨 , 有助于巩固对“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的方法的掌握 。
教学时 , 应重点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想象、联系生活等多种方式 , 感受课文语言的生动 。抓住描写声音的词 , 边读边展开丰富的想象 ,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读 , 使学生在读中产生独特的感受 , 感受风声的美妙、水声的有趣、动物声音的快乐 , 培养自己的语感并摘抄积累 。同时 , 教师要创设情境 , 使学生能够在情境中感知 , 在朗读中走进大自然 , 感受大自然声音的美妙 , 与文本产生共鸣 , 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
本课在教学时还要注意读写结合 。课后“小练笔”要求学生围绕一种听到过的“美妙的声音”写几句话 , 这一方面是对“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的能力巩固 , 也是从描写具体事物到描写抽象事物的过渡 。
教学目标:
1.认识“妙、奏”等7个生字 , 读准多音字“呢” , 会写“妙、演”等13个生字 , 会写“美妙、音乐家”等22个词语 。
【附:一等奖公开课教案 大自然的语言优秀教案】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背诵第2、3自然段 。
3.能找到第2、3、4自然段的关键句并填写在图表中 , 借助图表说出课文写了大自然的哪些声音 。
4.能联系生活经验 , 体会课文中描写声音的词语的生动 。能仿照课文 , 围绕一种听到过的声音写几句话 。
教学重点:
1.了解拟声词的不同结构 ,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不同声音所表示的不同事物 , 积累拟声词 。
2.课文重点是第2至第4自然段 , 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 , 认识并感受这美妙的声音 , 然后通过想象 , 感受大自然的美 。
教学难点:
1.了解课文描写的方法 ,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
2.引导学生仿照课文 , 围绕一种听到过的声音写几句话 。
课时安排:2课时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