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荆轲这个人 如何评价荆轲】

文章插图
荆轲(?—前227)战国时期卫人 。始读书击剑,好游侠 。为燕太子丹拜为上卿 。秦灭赵后,太子丹惧,受命入秦行刺秦王,未遂,被杀 。司马迁有《刺客列传》,为其剑术不精,大为惋惜 。
毛泽东青年时读韩愈文,那篇《送董邵南序》文中“燕赵古称多慷慨悲歌之士”,给他留下很深的记忆 。燕、赵,通常泛指河北省,战国时期燕国、赵国所在地 。他经常引用“燕赵悲歌之士”一词 。在1917年发表的《体育之研究》就引用有“唯北方之强,任金革死而不厌;燕赵多悲歌慷慨之士” 。1953年2月,毛泽东在湖北汉口初次见到王任重,当李先念介绍王任重是河北景县人时,毛泽东即说:“噢,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 。”
1934年6月,毛泽东在前线遇到红十二师参谋长孙毅,当得知孙毅是河北人时,就说:历史上,人们把河北称作燕赵大地,古人说燕赵多慷慨之士 。接着又说:有一出戏叫《荆轲刺秦王》唱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听起来使人感到悲壮慷慨,易水这个地方你去过吗?易水,是一条河 。相传荆轲赴秦告别燕太子丹就在这条河边 。当他携带督亢地图和樊于期头入秦去刺秦王政,燕太子丹和宾客都穿着白衣,在易水边为他饯行,口中唱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抗战胜利后,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期间会见文艺界人士,当周恩来介绍到白杨时,他随口吟道:“白杨萧萧易水寒 。”显然它就是由“风萧萧兮易水寒”衍生而出的 。毛泽东对易水很向往 。1949年3月,他由平山西柏坡经保定乘火车赴北平;车过定兴县时,对周围人们介绍:你们注意了,这里向西是易县,有一条易水河,是中国历史上荆轲刺秦王的出发地呢!又说:“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这是荆轲在告别燕国的太子丹时发出的悲壮之声啊!
- 冒险岛黄金海岸任务 冒险岛如何去黄金海岸
- win7c盘满了怎么清理垃圾而不误删 如何简单清理c盘垃圾
- 应用化学好就业吗 应用化学专业就业前景如何
- 简洁大气的女生自我评价 简历自我评价30字
- 冬季雾霾天气该如何预防呼吸系统疾病?
- 怎么样才能快速长高 如何快速长高个子
- 外村人在两村边界上建了房子,占用了我村的地方,该如何解决?
- 如何选择专业 大学专业选择指南
- 联想电脑如何进去bios界面 联想电脑怎样进入bios界面
- 如何减少抬头纹的方法有哪些 抬头纹比较重怎么办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