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老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目标( 三 )


校企合作制度的建设是约束学生行为、推动校企合作发展的重要手段, 因此在制度的建立上, 企业应该明确高校的人才培养计划和目标, 根据现阶段企业的岗位需求, 开展制度规划建设工作, 这样才能够保证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工作的有规可依, 提高学生们的创造能力, 组织策划能力 。 值得注意的是, 现阶段企业岗位的需求量无法通过实际的网站数据表现出来, 所以校企合作应该从多方面对制度进行规划 。 此外, 学校也应该出台严格的相关规章制度, 保证校企合作的科学性、规范性, 还要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建立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的建设需要从学校和企业两方面出发, 保证评价的灵活性和全面性, 将学生的各项能力都进行考核评价, 确保学生在校企合作的过程当中能够明确自身水平, 便于日后的学习和工作 。 两项制度的建设要具有一定的联系, 保证学生在学校学习和企业实践的过程中都能切实学到本领 。
在产教融合视角下, 学校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应该积极接受多方的监督, 听取各方的建议 。 多方监督包括学校内部监督、家长监督、企业监督以及社会公众的监督, 这样能够保证校企合作的科学性, 当校企合作工作出现问题时, 能够及时的发现, 并在第一时间做出对应的举措, 降低错误对学校、学生以及企业的影响, 从根本上保证校企合作的质量, 这对于学校和企业来说都能够树立良好的声誉, 吸引更多的人来本学校学习和在本企业就业, 进而实现良性循环, 提高学生们的能力, 为社会的发展输送人才 。
综上所述, 产教融合视角下校企合作对于人才的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能够通过多角度的教学资源深挖教育内核, 发挥出各个专业的优势, 培养复合型人才, 促进教学和行业产业的同步发展, 同时也能为毕业生提供大量的实践经验, 提高学生的竞争能力 。 所以学校应该营造良好的校企合作氛围, 切实的寻求与学校专业相关的企业进行合作, 同时还要重视对实训基地的建设, 确保基地内部设备能够满足学生发展要求, 保证实训基地建设的现代化水平, 为学生实训提供技术设备的支持;此外, 还要打造一支具有优秀专业素养能力的教师队伍, 确保校内外教师具备良好的教学素养, 能够在学生学习和工作的过程中提供实质性的帮助, 并深化与企业合作的深度, 切实提高学生的能力, 在符合市场人才制度的情况下, 从多方面保证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科学性 。
基金项目:
1.2019年度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江苏高职院校育人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编号:19JYB004)
2.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立项课题“产教融合视角下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创新研究”(编号:D/2020/03/23)
(作者:廖海, 系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研究员)
来源: 光明网
以上内容就是关于作为老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培养学生的责任感目标的全部内容, 是由小编认真整理编辑的, 如果对您有帮助请收藏转发...感谢支持!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