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换季如何预防5大常见病 未病先防的六个方法

进入秋季后 , 闷热潮湿的天气逐渐变得干燥 , 风燥感冒进入高发期 。据中国经济网生活频道了解 , 风燥感冒的主要症状除了头疼、咽喉肿、鼻塞外 , 还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症状——“干” , 咽喉干、嗓子紧 , 连咳嗽都是干咳 , 没有痰 。进入秋季后 , 我们应该如何预防秋后“第一病”呢?下面 , 中国经济网生活频道带你了解 。
 
多补水
 
无论什么时候喝水都不要像小牛饮水 , 咕咚咕咚一口气喝很多 , 绵延细长持续补充水分更能满足身体的需要 , 大家可以每隔1-2个小时 , 进行一次补水 , 每次喝水维持在200-300ml之间 , 且以三四十摄氏度的温开水为宜 。人体感冒或发烧时要比平时多摄入一些水分 。
 
保证睡眠
 
睡眠对治疗感冒也颇有帮助 , 要保证8小时睡眠时间 。要合理的安排作息时间 , 保证有充足的睡眠休息 , 但是中午不宜休息太长时间 , 否则会加深抑制大脑的中枢神经 , 减慢人体的代谢 , 在醒来后会更加疲惫 。
 
每天吃点杏仁
 
杏仁有三大功效:润肺、清积食、散滞 , 排在第一的就是润肺功能 。每天吃10克左右的杏仁 , 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预防风燥感冒 。解燥润肺效果好的是甜杏仁 , 可以当成加餐的零食吃 , 也可以将10克杏仁磨成粉 , 加点冰糖冲着喝 。中医认为冰糖具有润肺、止咳、清痰、去火的作用 。
 
勤洗手
 
研究显示 , 手的触摸最易感染病毒 。感冒患者的飞沫中 , 仅8%有感冒病毒 , 大多的病毒传染仍通过手 。如健康人群碰了患者接触过的地方 , 再摸自己的鼻子、眼睛就会染上感冒 。为此 , 预防感冒的有效方法是勤洗手 , 尽量少用手摸眼睛、鼻子 。
 
避免被动吸烟
 
秋季早晚温差大 , 空气干燥 , 冷空气和干燥空气被吸入呼吸道 , 刺激呼吸道黏膜 , 使黏膜血管收缩、局部缺血 , 病原体容易 侵犯呼吸道致病 。因此 , 要注意保持空气流通 , 避免被动吸烟 。
 
多吃新鲜食物
 
不要吃隔夜的剩菜、剩饭 , 注意食品的保质期 , 冰箱不是“保险箱” , 也可能寄生细菌等微生物;切忌暴饮暴食 。很多生的食物也可能带有致病菌 , 因此 , 进食未经彻底煮熟的海鲜 , 如虾、蟹、蚝等或进食未经洗净的蔬菜水果等易引发胃肠道疾病 。
【夏秋换季如何预防5大常见病 未病先防的六个方法】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