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糖尿病人更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

这是一个糖尿病人都应当了解的问题,也是客观存在的一个事实,也是糖尿病根本的危害所在 。

为啥糖尿病人更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

文章插图
糖尿病人都知道,糖尿病本身不可怕,可怕是糖尿病的并发症,而糖尿病所的并发症其病理基础都与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有关,从某种程度上来糖尿病的并发症,包括心、脑、眼、肾、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等等其实就是血管的病变 。
为啥糖尿病人更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

文章插图
动脉粥样硬化,通俗地讲就是脂类物质沉积在血管壁中,使血管变厚、弹性下降、管腔变窄,甚至形成斑块,斑块破裂引起血栓生成,最终导致缺血与梗塞的发生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是由于血管内皮受损或功能下降,出现小的破损而使脂类物质沉积于此而形成硬化 。正常人随着年龄的增大,血管内皮功能会发生退行性改变,所以中老年之后或轻或重都会发生动脉硬化 。
为啥糖尿病人更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

文章插图
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处于高水平或波动较大时,对血管内皮的损伤加大,为脂类物质的沉积提供了可趁之机,而更容易发生沉积,动脉硬化的发生时间要比正常人早的多,严重程度也重的多 。所以对于糖尿病人,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同时避免血脂异常,尤其是将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关系最为密切的低密度脂蛋白控制达标,对防zhi动脉粥样硬化极为重要,临床中要求糖尿病患者的达标目标是:
空腹血糖:6.1mmol/L以下,至少在7.0mmol/L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7 。8mmol/L以下,至少在10.0mmol/L以下糖化血红蛋白:6.5%以下,至少7.0%以下 。低密度脂蛋白(LDL-C):小于1.8mmol/L【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欢迎留言交流,一起学习更多健康知识】
空腹血糖6.8mmol/L,不吃药还能恢复正常吗空腹血糖达到6.8mmol/L,如果您确认在血糖测量前保持8小时没有热量摄入的情况,那么可以明确的一点是:虽然您的血糖水平没有超出糖尿病空腹血糖7.0 的诊断值,但已经属于空腹血糖受损的情况了,可以说,即使不是糖尿病,也已经处于糖尿病的边缘了 。
【为啥糖尿病人更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
为啥糖尿病人更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

文章插图
到底是不是糖尿病,还不能就这一个值来判断,建议您可以再做一个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查,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反映的是餐后我们的身体对于糖代谢的能力,能够指征进食后身体对于胰岛素分泌的情况和身体的胰岛素敏感性情况,而糖化血红蛋白则是反应了近3个月以来身体对于血糖的代谢水平 。如果餐后2小时血糖超过11.1mmol/L,或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超过6.5%的水平,虽然空腹血糖6.8,未超过7.0,但同样也是可以确诊为糖尿病问题的 。
有的朋友,有了问题总是想着先不吃药,这种想法也对也不对 。说它对,是对于轻度的糖尿病患者来说,饮食控制调理和加强运动是调理血糖的基础,通常在饮食控制,加强运动血糖仍然无法有效控制和达标的情况下,才考虑启动药物zhi疗干预来进行血糖的控制;而说这种想法不对,是因为很多时候,不管是糖尿病还是其他慢性病,光靠生活调理是很难把我们的血糖等指标控制到正常安全范围内的,这种时候,如果该用药的情况下,坚持不用药,甚至想通过一些偏方、保健品等来控制疾病,那就大错特错了 。
如果您的空腹血糖6.8,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都没有超标,一般这种情况我们称之为“空腹血糖受损”,出现空腹血糖受损(空腹血糖超过6.1,未超过7.0的情况)的问题,确实值得应该引起注意,如果此时尽早的给予生活上的调理干预,在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正常的前提下,很多时候都可以是空腹血糖受损的问题通过生活调理获得明显的改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