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国宝越王勾践剑,被誉为“天下第一剑”,真的当之无愧吗?

【千年国宝越王勾践剑,被誉为“天下第一剑”,真的当之无愧吗?】谢谢邀请!
越王勾践剑作为国宝级文物,经过几十年的大力宣传,从知名度上讲,称为“天下第一剑”,当之无愧 。由于有清楚的出土记录,又有剑铭证实其身份,从文物价值上讲,也是当之无愧 。其所具有的青铜铸剑工艺及特殊防锈工艺完美,从制造技术含量上讲,也当之无愧 。其品相完好无损,历经千年仍寒光闪闪,锋利无比,颜值担当方面也是当之无愧 。
所以综合因素考虑,在存世名剑中,称为天下第一剑,实至名归 。
但从历史的观点上客观的讲,越王勾践剑在春秋时期,还真算不上是“天下第一剑”,且以下几把海外藏名剑来对比说明 。
首先,它不在历史记载欧冶子或其他名师所铸的几大名剑之列,虽然一定是名匠所铸,但在当时,还排不进名师名剑之列,只能算上等,排不上天下第一剑 。
其次,它并不是当时装饰最华丽的剑,也不是技术含量最高的剑 。以下从几方面证明:
1.剑柄:纯金剑柄造价与工艺均不逊色于勾践剑(图一.镶松石龙纹金柄铁剑,图二.金柄铁茎青铜剑);
2.剑身:金涂龙纹装饰在档次上也不比勾践剑的暗格装饰低(图三-四.吴王光剑,图五-六.越王xx剑,均帶鸟篆铭);
第三,从技术层面分析,它不代表当时最先进的技术;
1.合金工艺:双色剑使用的工艺复杂性比单一青铜冶炼技术含量要高(图七-八.镶玉双色剑,铭在剑首及剑格,注意图八可拉大看剑格上极细鸟篆铭);
2.虽然铁剑在春秋末期尚不成熟,但代表了当时最先进的冶金生产技术(图九.金柄铁剑局部),当时更为珍稀 。
我们不否认越王勾践剑现在的“天下第一剑”的美誉,从综合条件看,虽然以上几把剑不能取代其第一剑的地位,但也各自具有其独特的优点,特别是吴王光剑和另一把越王剑,也都锋利如初,品相完好且有剑鞘,在春秋时期的地位和越王勾践剑是同等的 。所以说,从历史角度出发,称其为天下第一剑,有过誉之嫌 。
又有谁能肯定以后再不会有同等甚至更好的剑面世呢?

千年国宝越王勾践剑,被誉为“天下第一剑”,真的当之无愧吗?

文章插图
越王勾践剑为国家一级文物,是1965年出土于荆州江陵望山一号楚墓 。剑长55.6厘米,宽5厘米,剑首向外翻卷呈圆盘形,内铸11道精细的同心圆,剑身满饰神秘的黑色菱形花纹,剑格的正面和反面分别用蓝色琉璃和绿松石镶嵌成美丽的纹饰,整个造型显得高贵、典雅 。在越王勾践剑的剑身正面靠近剑格处,写有两行鸟篆铭文,分别是“越王鸠浅自作用剑” 。经大文豪郭沫若等专家考证和讨论,确认这把青铜宝剑就是越王勾践的自作用剑 。
这把越王剑在出土时,插在保存完好的漆木剑鞘里,出鞘时仍然寒光闪闪,锋利无比,经考古人员测试,能够一次轻松地划开20多张白纸 。
这把青铜剑深埋在地下2500余年,为何出土时仍锋利无比呢?专家认为,主是选材用料好,铸造工艺先进 。另外,这座古墓的墓葬环境比较好 。
这越王勾践剑,制作精美,历经2500余年仍纹饰清晰,毫无锈蚀,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青短兵器制造的最高水平,被誉为“天下第一剑”,是古代青铜兵器中的珍品,对研究越国历史和了解中国古代青铜铸造工艺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
1965年12月,考古工作者在湖北江陵一座楚国的墓葬中,出土了600多件器物,其中就有这柄铜剑 。在场考古工作者回忆,一名开采队员拿剑时一不留神就将手指割破,血流不止 。有人再试其锋芒,稍一用力,便将16层白纸划破 。此剑长55.7厘米,宽4.6厘米,柄长8.4厘米,重875克,近剑格处有两行鸟篆铭文:“越王鸠浅(勾践)自乍(作)用剑”八字,证明此剑就是传说中的越王勾践剑 。越王勾践剑制工精美,显示出铸剑师的卓越技艺 。此剑寒气逼人、锋利无比,历经两千四百余年,仍然纹饰清晰精美,加之“物以人名”,历史文化价值很高,此剑被当世之人誉为“天下第一剑”,堪称我国国宝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