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司马错,乐毅,赵奢都上不了“四大名将”的序列?( 二 )


从上面可以看出,司马错、乐毅、赵奢三人都有代表战绩,可谓一战成名,不够并无其他亮点 。
要是把这7人做个排名,我认为顺序应该是:王翦、白起、李牧、廉颇和乐毅并列、司马错、赵奢 。

为什么司马错,乐毅,赵奢都上不了“四大名将”的序列?

文章插图
四大名将是《千字文》的说法,只为启蒙目的服务,所选文字不能重复 。起翦颇牧只是战国后期秦赵两国的将军,如果只以用兵最精评价的话,当然不能有完全的代表性 。但这四个人有一个共性,就是善于指挥数十万级别的大兵团作战 。达到了战国以来用兵的极致 。这一点上要优于此前名将许多 。从这个角度讲,乐毅也较为类似 。至于司马错平的巴蜀,并不是经过变法的集权国家,仍处于偏僻落后状态,对秦人军事上的考验主要是要克服它的地理防御优势 。赵奢在太行山局部现场赢了秦军一阵,使秦军打通山西进攻邯郸的意图破产,但并不是决战级别的大战 。田单只有一次即墨防御战和火牛突袭战的战绩,大兵团指挥没有得到检验 。尤其他到赵国同赵奢辩论用兵,竟然仍鼓吹齐桓公三万人无敌天下的战争水平,暴露了自己军事上的短板 。(当然也有可能是故意为之)起翦颇牧的指挥能力,在稍后有韩信达到了这个高度 。号称能连百万之师,这当然是吹牛,但也说明他善于指挥大兵团 。而项羽是另一个极端,善于用万人单位的部队做战术突袭 。常能以寡敌众……
战国四大名将有白起,王翦,廉颇,李牧,我觉得除了这四位在外,之前应该还有秦国名将司马错的名字 。
司马错在商鞅变法时期崛起,真正让他奠定历史地位的应该是为秦国攻占巴蜀,为秦国后来征服六国打下了强大的物质基础,毕竟巴蜀可是真正的大粮仓啊 。
而要进攻巴蜀,一般情况下,可是非常困难的,这倒不是说巴蜀的军队有多强大,实在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李白可真不是随便说说的 。
但在当时,却出现了一个极好的机会,当时巴蜀地区有三个国家,分别是蜀国,巴国,还有一个苴国,这三个国家出现了巨大的矛盾,由于蜀国比较强大,就像灭了苴国,而苴国自然不想被灭,但是又打不过蜀国,没办法,他们就向秦国求救 。
这时候是秦惠文王时期,秦王有点犹豫不决,因为他担心这是蜀中三国的陷阱,因为蜀道太难走,只有从苴国控制的金牛道才能勉强通过,如果这是个阴谋,秦国将会受到巨大损失 。
这是司马错站出来帮秦王分析了形势,认为苴国求救是真的,不可能是陷阱,自己愿意亲自带兵出征,最终让秦王下了决心 。
结果果然如司马错所料,苴国打开城门迎接秦军,秦军顺利通过苴国击败了蜀国,反过来又灭了苴国,最后拿下巴国,一举平定巴蜀 。
司马错的厉害主要是远征巴蜀,巴蜀对于秦国很重要 。要不是这两国内斗,求援秦国 。靠着巴蜀天险想灭他们也不容易 。但是这两个国家都是不入流的小国,历史对于他们都没有过多的描写 。所以对司马错打仗说的并不多 。知道最多的就是他与张仪的伐韩和远征巴蜀的争论 。知名度不如四大名将 。
乐毅连下齐国72城,和剩最后两城的齐国田单对峙三年 。老燕王死了,新燕王继位后猜疑乐毅 。要杀乐毅 。乐毅得到风声逃了 。乐毅走后,田单就用火牛阵大破燕军 。乐毅知名度有战绩也有 。可能是差点运气吧 。
赵奢一战成名,阏与之战前廉颇说打不赢 。赵奢说能赢 。从这看好像赵奢比廉颇厉害 。但是好像历史记载的,也只有这一战 。这也不是大战 。所以入不了四大名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