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心理学去预防出现自杀倾向的想法?( 二 )


第五种,在精神分裂症好转的时候,个体也会因此产生羞愧情绪,从而产生自杀意念 。这个时候,就需要对相应的个体,做好充分的关注,要有意识的去预防并处理他的这种羞愧心理 。处理方法可以参考上面第四种 。
第六种,个别情况下,个体会通过自杀来报复别人 。个体具有的这样的想法,当然是有原因的,我们可以给他充分的共情和理解,但是同时,我们也要指出他这种方法的幼稚性,引导他用健康的更好的方式去应对 。
总之,不管遇到什么样的自杀意念,我们都要去深入了解导致自杀意念的原因是什么,然后结合不同的情况,做出有针对性的应对,就可以比较好的预防悲惨的结果 。
答者:暖心理咨询师安岭
不负国家,不负生民,不负所学,此为用世 。从国家层面讲,周总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自杀就是对国家的不忠,此为一 。父母在,不远游 。父母要等儿孙尽孝 。自杀是为不孝,此为二 。凡是人,皆需爱 。自杀,连自己都不爱,有何能爱他人,为不仁 。此为三 。人是社会的人,我们的所有行为都会影响到他人,自杀给别人带来麻烦,为不义 。
因此,自杀,就是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举,有自杀倾向的,好好想想这些,再考虑 。爱因斯坦说过,人不是为自己活的,诚良言
关于预防自杀的几个注意事项,我整理了一下,提供大家参考,希望能救人:
1.长期情绪低沉悲观,觉得受到压迫 。而且几乎从不找人倾诉排解,也没有多少社交 。
2.长期伪装愉快开心,转头无人处马上陷入抑郁苦闷 。
3.平时言语中经常谈论到自己对死亡的看法,有些即使坦然的也可能自杀 。
4.偏执,决绝的性格色彩,言论中经常有:我宁可死去也不怎么怎么或也要怎么怎么 。
5.愧疚感极其强烈,认为自己对某人的死亡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
6.重症生理疾病患者,由于认为治疗无望,负担不起医疗费用或为了节省,往往自己想选择离开 。
7.受到挚爱亲人故去的巨大打击,创伤后症候群中的极其抑郁部份 。
8.长期没有得到过爱,兴趣范围单一窄小,具有强烈的孤独感者 。
【如何从心理学去预防出现自杀倾向的想法?】9.虽然有确诊的严重心理疾病患者,但没有寻求治疗的,或者治疗无效的 。
10.精神分裂,发作期间或因幻觉,人格变异分裂出的自我毁灭角色的强力作用 。
11.宗教的洗脑糟粕部份,为权力献身的牺牲或认知中的极端偏差导致(例如自杀游戏) 。
万勇研究数据表明,所有自杀中冲动自杀占据大半,约百分之五十五,主动自杀约百分之三十,被动自杀的约为百分之十五(被迫自杀) 。
重点:根据我的自杀情绪曲线分析,我把其描绘为一个字母U形结构 。所有主动自杀实施者往往会在大U形的底部区域有三到五分钟的,强烈的,极度难以自知自拔的绝望自毁意识出现(可能也与体内某些主导的病毒细菌的集体趋向活动有关) 。如果在这个三到五分钟中,能够自我警觉或者外力帮助,立刻用别的行为或环境变化来主动转换注意力,情绪就会滑过去转到上升状态 。
整体意识摄入趋向如果是有持续积极因素的,即使天天叫嚷自杀,也肯定不会自杀 。整体综合意识摄入如果是长期停滞的或退行性的,即使不经常说自杀,那概率也极高 。
上天有好生之德,身体发肤亦受之于父母,不可自主损毁 。也违背了天道自然,何必给在世默默关心的亲朋徒留悲伤呢 。世间除了生死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小崔也有通俗地说,好死不如赖活着 。只有活着,才会有改变的机会 。上天造一人,必然有其道理,让我们一同找到你没发现的那个有价值的部份进行可持续创造发展,你就会豁然通透,于往事一笑置之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