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内百日咳嗽不完全好怎么办( 三 )


(三) 恢复期
1. 肺阴不足
证候表现: 咳嗽次数减少,但呈呛咳状,痰少质黏难咯,伴口干,唇燥,盗汗,手足 心热 。舌质红,舌苔薄,或光而无苔,脉细数 。
证候分析: 痉咳日久,耗劫阴津,阴虚肺燥而呛咳; 阴津不足,加之余热煎灼,故见 痰少而黏稠; 阴虚内热则见口干,唇燥,盗汗,手足心热; 舌质红,舌苔薄或光而无苔,脉细数乃肺阴不足之象 。
zhi法: 泻肺祛毒,滋阴止咳 。
方剂: 沙参麦冬汤 (《温病条辨》) 加减 。
方解: 方中沙参、麦冬、玉竹清润燥热而滋养肺胃阴液; 天花粉生津止渴; 甘草泻火 和中; 扁豆可健脾胃; 桑叶清散肺中之燥热,散邪止咳 。
加减: 若呛咳较剧烈,可加杏仁、马兜铃以清肺降气,化痰止咳; 盗汗、手足心热,加地骨皮、银柴胡、浮小麦以清肺除蒸,敛汗护阴; 痰液黏稠,或大便偏干,加瓜蒌以清 化热痰,润肠通便 。
2. 脾肺气虚
证候表现: 咳声不扬,咳而无力,痰液稀薄,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自汗,纳少,体 瘦 。舌质淡,舌苔薄,脉细弱 。
证候分析: 久咳耗伤肺脾之气,肺气虚则咳声不扬,咳而无力,气短懒言; 脾气不 足,痰液难化,则痰液稀薄;气虚卫外不固,则自汗; 脾气不足,运化失健,气血生化乏 源,则神疲乏力,纳少,体瘦,舌质淡,舌苔薄,脉细弱为脾肺气虚之象 。
zhi法: 益气健脾,泻肺祛毒 。
方剂: 人参五味子汤 (《幼幼集成》) 加减 。
方解: 方中人参、茯苓、白术、甘草健脾益气; 麦冬、五味子润肺敛肺; 生姜、大枣 补益脾胃 。
加减: 若自汗较重,加黄芪、浮小麦益气固表; 痰较多者,加陈皮、半夏以温化 痰湿 。
四、其他zhi法
1. 中成药 鹭鸶咯丸: 清热化痰,肃肺止咳 。每次1/2~1丸,每日2~3次,适用于 顿咳初期,或痉咳期 。
2.针灸疗法 主穴取合谷、尺泽、肺俞,配穴取丰隆、曲池、内关、少商、风池 。每次取3~5穴,每日1次,不留针 。5天为1个疗程 。
3.拔火罐疗法 取穴: 身柱、肺俞、风门、气门 。每日1次 。
4.推拿疗法 运八卦,掐合谷,推肺经,掐揉二扇门,掐揉五指节,推脾胃,揉鱼 际,揉太渊,掐尺泽 。每日1次 。
5. 单方验方
(1) 大蒜 对顿咳的疗效甚好,以紫皮蒜为佳,可制成50%的糖浆,每次10mL,5 岁以上每次20mL,每日3次,疗程7天为1个疗程 。
(2) 鹅不食草 为解毒止咳之品,用于顿咳的zhi疗 。每日10~20g,水煎,分3 次服 。
(3) 百部 具有止咳、抑制百日咳杆菌的作用,单味使用及以百部为主的复方,对顿 咳的zhi疗,均有显著的疗效 。每次3g,每日3次,水煎加糖口服,7~10天为1个疗程 。
【小儿内百日咳嗽不完全好怎么办】(4) 白屈菜 其作用与百部类似 。用法: 将其干品制成含生药100%的糖浆 。6个 月~1岁以下8~10mL,1~3岁10~15mL,3~6岁15~20mL,6岁以上20~30mL,每日 3次,口服 。8~10日为1个疗程,病情重者可适当增加剂量 。
【预防与调护】
一、预防
1.发现患儿应立即隔离4~7周 。对于疑似病例或与患儿密切接触者,应留察21天 。患儿污染的环境及物品,用一般消毒法及采用通风、日晒等清洁措施 。
2. 按时接种百日咳疫苗 。
3.顿咳流行期间,口服大蒜,或用大蒜液滴鼻,每日1~2次,连用5~7天 。
二、调护
1. 发病后要让患儿充分休息,尤其保证充足的睡眠,夜间咳嗽频繁影响睡眠者,可 在晚上加服百部10g,五味子6g,夜交藤15g的水煎剂,有助于止咳安眠 。
2. 患儿居室应日光充足,空气新鲜,可到户外适当活动,但应防止剧烈活动及烟尘、 异味等不良刺激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