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得太晚了!(下图为康得新老板钟玉)
康得新这样的公司,也是刷新了A股造假的下限 。公司声称自己账上有150亿元现金,却连债券的利息都还不起 。声称自己在北京银行122亿元存款,却被银行反馈说一分钱都没有 。这可是上百亿的钱啊,一张一张头尾相接,就是190万公里(6.4万元就是1公里)——到月球(48万公里)都够2个来回了,绕地球赤道足够50圈了!
这样的天量资金,说没有就没有了!谁敢信?其他人都是眼瞎了吗?公司的董事会是干吗的?内控是干吗的?高管是干嘛的?财务总监又是干嘛的?每年的审计报告,这些审计师又是干嘛的?银行又是干嘛的?
说到银行,北京银行在康得新的造假事件上其实也是有责任的,因为这122亿元肯定是被康得新老板钟玉给划走的 。为什么他划走了资金,银行账上显示还有122亿元存款?那是因为北京银行为康得新开通了一个集团子母账户——子公司的资金,都会归集到集团账户上,而账面上却并不反映被划走,所以这就是外界一直看到康得新账户有100多亿元巨款,但实则早就被划走了 。如果是一个普通储户,银行没注意到就算了,这么大金额的资金划出,北京银行不应该及时向康得新公司方面报告吗?
钟玉把这些钱拿到哪些地方去了?大概率是拿去做碳纤维及复合材料项目这两个大项目了,其累计总投资已经超过80亿元 。这两个项目投资巨大,但却是个无底洞,消耗了大量资金 。
长期以来,康得新都是作为白马股的形象示人,增长稳健,利润表很好看,但谁曾想这居然都是做出来的假账 。从最高的944亿元市值,到现在的137亿元,康得新堪称财富绞杀机 。而这样的绞杀,还在继续,因为其仍在“一”字跌停 。
下图为康得新的营业利润,是不是漂亮得让人爱不释手?
别说普通股民别骗了,就连专业机构,也是上了康得新的当了 。孔方兄翻了一下,分析师们当年的画风是这样的:“中国3M”“领军企业”“世界级平台”“材料龙头”等等 。所以,小散户被骗了,那也真是不怪他们水平不高,真的是运气不好 。

文章插图
这不是闹剧,这是目前资本市场一个需要严厉打击的现象 。
人类已经进入数字时代,对于上市企业来说,投资者能够了解的也是通过其财报以及公告来了解,其中主要是各类数字 。但是数字造假这个现象并没有消停过 。
康得新122亿元的天量资金不翼而飞,确实令人瞠目 。说好了账上有150元亿元现金,不过却连债券利息也付不了,这怎么能让人信服?
追问因此而来:资金到哪儿了?其中的122亿元被指存银行,银行也不背这个锅,说是账户余额为零 。这样的情节可以入电影了,可惜它不是在神剧里,而是在现实中 。这个也太儿戏、太胆大妄为了 。
上市公司造假在资本市场太常见了,并且已经成为一个顽疾,几乎无法根治 。因为造假的处罚太低了,这样带来的就是造假成本太低 。造假成本太低,就让那些资本玩家无所畏惧 。
如果中国资本市场,有类似境外那些严重的处罚措施,那么造假现象就会急剧减少 。2001年,全球巨头企业,总资产500亿美元、年营收超千亿美元的安然造假配曝光之后,只有几周时间,这家巨头企业就关门大吉,然后是一系列的赔偿,以及该抓到抓、该判的判:包括董事长、首席执行官、财务总监首席会计师等高官,全部被判刑 。
要知道,2000年的安然总收入高达1010亿美元,总资产498亿美元,名列《财富》杂志“美国500强”的第七名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