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立训练
1)被动站立训练
对于那些痉挛型或其它类型脑瘫患儿来说,被动站立,不仅降低肌张力,预防骨质疏松,而且,能给患儿双足一正确的负重感觉 。同时,也可避免一些像足内翻、外翻等的现象出现 。
训练方法:利用斜板、站立柜或固定膝关节文具等把患儿双脚分开后,将脚尖对正前方,摆放于地面固定好,让患儿在这种体位下,每日持续站15-20分钟左右 。
2)主动站立训练
对于躯干和下肢支持体重能力还能完成,但骨盆带稳定性差的脑瘫患儿,可以让患儿双手握住床栏之类固定的物件,家长用双手放在患儿的骨盆上向下施加一定的压力,使患儿逐步学会控制骨盆、膝关节 。
二、单脚站立训练
当患儿主动站立位可基本维持后,我们就可逐步着手开始患儿单脚站立的训练,这也是立位动态平衡训练的开始 。
1)不利用任何辅助器具,只靠家长双手来诱导患儿身体重心的移动 。
①横向移动
家长双手放于患儿骨盆两侧,当身体重心移向一侧时,家长用放在该侧的手通过骨盆向下肢施加一个向下的压力 。而另一只手通过上提患儿的骨盆来诱导患儿放松该侧下肢,把身体重心移向对侧 。
②纵向移动
患儿呈一脚前一脚后的姿势站立身体重心移向前脚时,家长把一只手放在该侧的臀部,给患儿一向前的推力,另一只手放在患儿对侧肩膀,以确保体干也随之前移 。反之,当患儿身体重心向后移时,家长的双手由推力变为向后拉 。
也可让患儿站于自制的平衡板上,家长用双手扶着患儿骨盆两侧,一则可保护患儿以免摔倒,二则可通过对骨盆的推拉动作,来诱导患儿学会如何把身体的重心从左移到右,从前移到后 。
三、单脚移动的训练方法
1)家长让患儿手扶一张椅子站定后,让患儿把身体重心移到一侧,家长把一只手放在患儿膝关节前部,另一只手放于同侧膝关节周围,然后,让患儿屈膝上抬,脚尖勾起,然后再慢慢伸直脚,足跟先着地 。这样,反复地由前向后,再由后向前地练习,直到患儿能自我掌握这一动作 。
2)让患儿双手扶床栏站立后,把身体重心移向另一侧,另一只脚可踩一小木车、旱冰鞋或球、木棒之类可滚动的物体 。然后,让患儿把脚向前向后摆动 。
3)让患儿扶床栏,一只脚负重,另一只脚迈上,迈下小木凳之类有一定高度的物体 。物体的高度,可根据患儿能力的提高,而不断增高 。

文章插图
偏瘫患者如何站立训练,这个问题的确是一个很复杂难以简单回答的 。对于偏瘫患者等神经病损患者来说,一次发病会让他们失去很多生活的功能,再想恢复或者是学习这些能力是十分艰难的 。有关偏瘫患者的站立训练,其实应该根据偏瘫患者的情况具体设定 。
首先,在保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的情况下进行康复训练 。进行站立训练的前提就是肌力,肌张力要满足站立条件 。在可以进行独立坐位,独立的卧坐转移,坐站转移之后才可以进行站立的训练 。
一个非常重要的治疗目标是患者最终能重新行走,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必须训练患者在任何体位都能迅速的,自动的抗重力反应 。患者还必须获得一些保护性和自救性的反应,这样在患者失去平衡而要跌倒的时候才能保护好自己 。
充分的平衡不仅对行走,而且对于站立行走的过程中完成每一个活动都是必要的 。所以在肌力满足条件的情况下,平衡训练是站立训练的基础训练之一 。在不同体位下保持平衡的能力为所有技巧性运动提供了基础,这些技巧性活动对生活自理 。工作和娱乐都是必要的 。偏瘫患者在床上的制动时间越长,以后让患者站立时就越害怕 。因为在卧床期间,患者完全由床,枕头支撑,不必对重力做出任何反应 。因此,最早的时机,最好在发病的第一周内,如果患者情况允许,就应该帮助患者下床,开始习惯向各个方向做离开中线的运动 。还必须教会患者重新回到直立体位 。在患者不能自我保护时,要给予最大的帮助,使其不跌倒,因为受惊吓的经历一定会导致康复时间的延长 。另外,跌倒所带来的上下肢骨折,不仅影响预后,而且会增大患者的心理障碍 。
- 肝病患者不能吃减肥药?
- 重度肥胖症患者如何进行运动
- 重度肥胖症患者该如何进行运动
- 肥胖症患者的运动
- 痛风的人可以吃肥肠吗 痛风患者可以吃肥肠吗?
- 康复治疗学考研科目
- 治疗贫血患者的6款食疗方
- 高血压患者如何保持“健康血压”
- 胰腺癌患者如何养生与保健?
- 癌症患者到底该不该向别人隐瞒病情?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