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回答人类口腔卫生的历史演变,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和古人的智慧,可以鉴古以知今 。
《诗经.卫风.硕人》中形容美女牙齿“齿如瓠(hu)犀”(牙齿如同葫芦子一样整齐洁白) 。西汉《礼记》中就有“鸡初鸣,咸盥(guan)漱”的记载,意为:清晨鸡打鸣的时候,人们都开始洗漱了 。那时还没有刷牙工具,只能以盐水、浓茶、酒漱口 。
还有用酒漱口,这个有点奢侈,普通百姓哪漱得起?宋《医说》记载:“刘几年70余多,精神不衰,每一饮酒辄一漱口,虽醉不忘也,曰此可以无齿疾 。”
1976年,江西省南昌市发掘了汉末三国东吴时代的高荣墓葬 。其中有一金制的,两端分别为耳挖勺和小杨枝的龙形器物 。小杨枝是龙的尾部,圆形,未端尖 。研究考证认为此系墓主人生前用来剔除齿间食物残渣的口腔清扫用具,此小杨枝、也是今天牙签的雏形 。
【古代的人刷牙吗 古代人是怎么刷牙的?】再看看大约同时期的古罗马人(相当于中国西周~北魏),他们比较重口味,居然用尿刷牙,认为尿可以杀菌消毒,并且偏执地认为西班牙人撒的尿效果更好,于是贵族老爷们不惜重金,专门买来西班牙桶装尿刷牙 。
陆云在致其兄陆机书有云:“一日行曹公器物,有剔牙签,今以一枚寄兄” 。从牙签、杨柳枝可看出牙刷的雏形 。
人们将杨柳枝泡在清水里,要用时,咬开树枝末端,露出里面的纤维就成了细小的毛刷,这就是最早最原生态的牙刷 。
杨枝又叫“木齿”,据说是僧人必备日常用品之一 。有“晨嚼齿木”之说 。晨起及饭后,僧人们就将齿木嚼成细条状,以剔除齿间残物,兼有牙刷和牙签的功能 。洁牙后,才能去诵经礼拜 。佛经《华严经》说嚼杨枝有十大好处:
(1)消宿食
(2)除痰疾
(3)解众毒
(4)去齿垢
(5)发口香
(6)能明目
(7)润喉咙
(8)唇无皱裂
(9)增益声气
(10)食不爽味 。
敦煌壁画《劳度叉头圣图》中,一和尚蹲在地上,左手持漱口水,用右手中指揩前齿 。
材质大多是用骨、角、竹、木等,刷毛用马尾,已开始作为日用品进入市场流通 。在宋太宗下令编纂的《太平圣惠方》中,也有了药物牙膏的记载:将柳枝、槐枝、桑枝煎水熬膏,入姜汁、细辛等,用来擦牙 。后在药膏中加入清热解毒的中药,如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霍香、佩兰等,这样既能除异味,又能治口腔疾患 。
不敢想象,今天我们使用的牙刷、牙膏,早在1000多年前就有了,怪不得史书上记载了那么多明眸皓齿的美人儿 。这让我感到羞愧,鄙人刷牙,那还是上了高中以后的事 。
好了,说了这么多,用六个字概括:小牙刷,大文明 。目的只有一个:提高我们的牙齿保健意识,达到甚至超过WHO(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标准是8020,即80岁的老人至少应有20颗功能牙(即能够正常咀嚼食物,不松动的牙),到了那时候,我们都牙好,胃口也好,吃嘛嘛香!

文章插图
我们平常看电视剧,都会发现古装和现代的剧有一个很大的差别,就是从来不见古装剧的刷牙情节 。
而现代剧经常是一个人在刷牙,满口泡沫的时候有人来,说了一件震惊的消息,这个人放下牙刷,用毛巾抹下嘴就赶紧出去 。
这种差异不免让人怀疑——古人怎么刷牙?没有口臭吗?
古代人也有口腔困扰
其实古代没有牙膏的条件下,对口腔的护理比现代人差了好多,口臭的现象也挺普遍 。要是普通老百姓还算了,你要是朝廷命官,咋跟皇上说话,咋对下级发号施令?
- 属牛的人到底是什么性格的人 属牛的人性格有什么特点?
- 共享衣橱的缺点 共享衣橱,爱美的女性能接受吗?
- 大人能亲宝宝吗 大人可以经常亲宝宝吗?
- 当你的心情不好时,你会选择什么音乐来平复心情?
- 必须忘掉那个不该爱的人 不能爱的人和不能忘的人?
- 初二下学期幡然醒悟,现在准初三,有什么逆袭的建议么?
- 饱腹减肥草莓酸奶是上选
- 牛奶减肥的最佳时间
- 荷叶山楂薏米减肥茶
- 盘点夏日最瘦身的饮料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