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射病为什么致死率高

在高温闷热的时候,人们经常会说:“今天真是热死人了!”但实际上,这并不是一句夸张的感叹 。

热射病为什么致死率高

文章插图
 
据媒体报道,近日浙江、河南、江苏、四川等多地有人确诊热射病,甚至有人已经去世 。
 
热射病是一种什么疾病?我们该如何预防、应对热射病?
 
热射病是重度中暑最严重的类型
 
热射病(heat stroke, HS)是由热损伤因素作用于机体引起的严重致命性疾病,是重度中暑最严重的类型 。
 
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功能障碍 。根据中暑的症状,中暑可分为先兆、轻度和重症中暑三类 。
 
先兆中暑
 
在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
 
轻度中暑
 
除先兆中暑的症状外,体温升高达38℃以上,伴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 。
热射病为什么致死率高

文章插图
 
重度中暑
 
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三种类型,其中热射病是最严重的类型,三者可单独或合并存在 。
 
1)热痉挛:指中暑患者出现头痛、头晕和肢体、腹壁肌群通性痉挛,肢体活动受限 。常发生于初次进入高温环境工作或运动量过大时,大量出汗仅补充水分,没有补充盐分者 。
 
2)热衰竭:指热应激后以血细胞比容增高、高钠血症、轻度氮质血症和肝功能异常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严重热应激情况下,体液和体钠丢失过多引起循环容量不足所致 。中心体温升高不超过40℃,无神志障碍 。多见于老年人、儿童和慢性病病人 。
 
3)热射病:由于暴露于热环境和/或剧烈运动所致的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以核心温度升高>40℃和中枢神经系统异常为特征,如精神状态改变、抽搐或昏迷,并伴有多器官损害的危及生命的临床综合征 。
 
根据发病原因和易感人群的不同,热射病分为经典型热射病 (classic heat stroke, CHS) 和劳力型热射病 (exertional heat stroke, EHS)。
 
CHS主要由于被动暴露于热环境引起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而发病 。CHS常见于年幼者、孕妇和年老体衰者,或者有慢性基础疾病或免疫功能受损的个体 。
热射病为什么致死率高

文章插图
 
EHS主要由于高强度体力活动引起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而发病 。EHS常见于夏季剧烈运动的健康青年人,比如在夏季参训的官兵、运动员、消防员、建筑工人等 。尽管EHS在高温高湿环境中更容易发生,但环境条件并非必需 。
 
50岁以上患者热射病病死率高达80%
 
一般中暑在脱离高温环境、停止剧烈运动、休息一下、喝点水后,往往都能得到有效缓解,但热射病需要紧急救护,且不要大量饮水,否则会有生命危险 。
 
已有资料显示,经典型热射病住院病死率为14%~65%,ICU患者病死率>60%,劳力性热射病合并低血压时病死率>30% 。50岁以上患者热射病病死率高达80% 。
 
不同类型热射病的表现
 
CHS
 
致热源主要来自外部环境 (如热浪) , 见于年老、年幼、体弱和有慢性疾病的患者, 一般为逐渐起病 。前驱症状不易被发现, 1~2天症状加重, 出现意识模糊、谵妄、昏迷等, 体温升高达40~42℃, 常伴有大小便失禁、心力衰竭、肾衰竭等表现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