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是否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为什么?

学术界有疑问,管仲算不算法家 。毕竟《管子》一书很杂,政治,经济,哲学,教育都有,思想上也包含了儒与道 。
早期法家与中晚期法家的差距很大,完全就不像是一个学派的,因为在春秋早期并没有像后来出现那种极端的问题,所以管仲在那个时候讲礼、讲义、讲仁,还帮助齐桓公尊王扶夷 。
在百家之中法家很特殊,他没有什么明确的创始人,法家更像是一种学术思想,法家在根本上与儒道墨三家不同,法家一般都是改革派,他们相信历史的车轮要向前走,不能守旧 。法家将道德与政治完全分离,提倡法律 。
而提出依法治国的第一人便是管仲,所以很多人认为管仲是法家始祖 。然而管仲的思想理念又带点儒家的意思 。管仲提倡民为君之本,要重视民生,在法治的同时要加入礼,但礼不能重于法 。
总的来说,管仲算是开创法家的人之一,但不能完全定义为大家 。毕竟《管子》里包含道、法、兵、农、名、阴阳家的学问,要真算,管仲都可以当诸子百家的老师傅了 。

管子是否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为什么?

文章插图
写这么个问答题,难怪没几个人回答 。现在的人们,爱好都在金钱美女上,除了历史学家去研究老古董外,还有几个对这些什么子属什么家有兴趣!
【管子是否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为什么?】要问管子是不是法家,我可以肯定地说:是 。”悟空”之所以提出这个问答,也是基于历代对管仲这人属什么家有争议吧 。
要看一个人属什么家,我们只能看他所著的书的内容 。管子即管仲所著书86篇,今存76篇,都收录在《汉书艺文志》内 。这部书,是不是管仲所著,历代有争议,但争来争去,后来一致认为不是管子所著,只是书的内容肯定与管子有关,因为书中存有管子协助齐桓公治理齐国、使齐国富强成为五霸之一的文献资料以及治国策略等 。
现在我们所看到的管子的书,内容十分庞杂,其中除无墨家外,儒家、道家、法家、兵家、阴阳家、地理学家、经济医学等无所不包;只是法家的言论所占比重最大 。既然这本书的内容与管子有关,法家言论比重又最大,自然也就把管子列为法家了 。
在我国历史上,不管什么家,真正能让国家强盛、社会安定、人民受益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只有法家 。儒家文化,都是毫无实际用处的空洞理论!以孔丘创建的儒家文化,之所以受到历代帝王和御用文人的推尊,都是为其腐朽残酷统治服务的,于劳苦大众的一件也没有!
管子是法家的代表人物 。。法家是中国历史上提倡以法制为核心思想的重要学派,为诸子百家中的一家 。被古代大家和近代学者一致认为其为道家分支 。起源于春秋时的管仲、子产,发展于战国时的李悝、商鞅、慎到和申不害等人 。商鞅重法,申不害重术,慎到重势 。到了战国末期,韩非加以综合,集法家学说之大成 。
在中国传统法治文化中,齐国的法治思想独树一帜,被称为东方法家或齐法家 。齐国是“功冠群公”的西周王朝开国功臣姜太公的封国,姜太公的祖先伯夷辅佐虞舜,制礼作教,立法设刑,创始礼法并用的制度 。太公封齐,简礼从俗,法立令行,礼法并用成为齐国传承不废的治国之道 。管仲辅佐齐桓公治齐,一方面将礼义廉耻作为维系国家的擎天之柱,张扬礼义廉耻道德教化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强调以法治国,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以法治国的人 。至战国时期,齐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和百家争鸣的策源地,继承弘扬管仲思想的一批稷下先生形成了管仲学派 。管仲学派兼重法教的法治思想成为先秦法家学派的最高成就 。在稷下学宫“三为祭酒”、深受齐文化熏陶的荀子,还培养出韩非和李斯两位法家代表人物 。有学者将先秦法家主要划分为“东方法家”即齐法家和“西方法家”即秦晋法家两大阵营 。秦晋法家主张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齐法家主张以法治国,法教兼重;秦晋法家奉法、术、势为至尊与圭臬,齐法家既重术、势,又重法、教 。韩非认为,法令应该"编著于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 。齐国早期的法家代表管仲也说:"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 。"他们积极主张通过变法来打破贵族统治,用官僚政治代替贵族政治,将最高权力集中于封建君主手中 。因此,他们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公布法令,统一制度,奖励耕战,富国强民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