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爆出的格力因造假被中国移动取消中标资格的事件,到底是怎么回事?

近日爆出格力电器造假,被中国移动取消中标资格的事件,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们来客观公正的分析一下这件事 。
近日,中国移动发布公告称,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移动招标中弄虚作假,被取消资格 。具体的处罚措施为:取消格力电器在中国移动2020年到2020年高压离心式冷水机组集中采购项目的中标资格;后续三年格力电器参加的同品类集中采购评审中得分扣减5分 。
那么此前中国移动发布的中标公告称,这个项目主要低于4亿元,分两个标包,格力中标30%,美的中标70% 。格力退出后,美的承包了全部标的 。
中国移动并没有给出格力电器具体是如何弄虚作假的 。根据格力方面发表的声明来看,弄虚作假原因非产品质量问题,而是商务合同问题,资料整理错误,被同行恶意诽谤攻击 。
对于这个问题,网友们也是给出了不同的看法,有很多网友表示,格力电器的空调质量还是很棒的 。一个网友10年前买了两台空调,分别为格力和美的各一台,格力的空调到现在制冷还是非常好,而美的的空调制冷效果越来越不行了,修了一次效果也不好,今年只好换了台新的 。
也有不少网友认为,商业竞争要恪守底线,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即便格力的空调质量没有问题,无论以任何弄虚作假方式获得中标,也突破了商业底线,这不是一个大公司的作为,对格力电器的销售会造成负面影响 。
其实一直以来,格力电器在业界向来以质量过硬,赢得良好口碑,也曾举报其他电器公司弄虚作假,董明珠女士更是被称之为“打假斗士“ 。
商业竞争确实你死我活,对于一个大项目的争夺也是白热化的,会彼此各找对方的弱点进行打击,甚至会不当竞争,以图赢得中标 。
当然正当的竞争无可厚非,各家候选公司各自凭借自己的实力说话,不搞小动作,公平竞争 。但是招标又是个复杂的过程,要求候选公司不能有半点马虎,尤其在竞标合同、资料准备要非常的严谨,不能出一点错,否则就是给对方送分 。
按照格力的声明来看,可能也确实在这方面出了问题 。因为对于格力这样实力强大的上市公司而言,没有必要为了一个多亿的合同标的而弄虚作假 。
这是一次招投标的问题,牵扯到格力、美的、中国移动 。大家关注最多的是三个问题 。①格力有没有弄虚作假?②、中国移动有没有公正招标?③、美的有没有不合规?这里我根据目前的信息,详细推测一下 。(文章较长,还请耐心阅读 。)
①、2020年2月11,中国移动组织招标
2020年2月16日,中国移动启动2020-2021年高压冷水机组集中采购,采购规模约为4.084亿元(不含税) 。根据采购公告,本项目采用混合招标,划分2个标包:
两个标包的中标人数量都可以是1-3个人 。每种情况的中标份额分配如下:
②、2020年3月11日,中国移动公示中标
2020年3月11日,中国移动公示了本次项目的中标情况 。标包1和标包2都是两个中标人 。详细情况如下:
按照招标规定,两个中标人的情况下,美的可以拿到70%的份额,格力拿到30%的份额 。详细中标价格见上图,公示期5天 。
③、2020年3月14,中国移动收到反馈,并在6月1日发布“负面行为报告”
中国移动反馈收到投诉,指出2月29日公示格力的申报材料中存在问题,具体为标书中要求的33份业绩证明材料其中1份关于项目的描述有误 。中国移动立即进行调查 。
2020年6月1日,在中国采购与招标网发布的《关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负面行为处理的公告》 。报告指出: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