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急救守则.冻伤

【野外急救守则.冻伤】[冻伤]
冻伤的原因是因为身体循环系统的末端如手指、脚趾、耳朵、鼻子等 , 因长时间暴露在冰冷或恶劣的气候环境中 , 或者接触冰雪 , 因而产生皮肤或皮下组织冻结伤害 。冻伤的症状有:患处刺痛并逐渐或发麻、皮肤感觉僵硬 , 呈现苍白或有蓝色斑点、患处移动困难或迟钝 。初期 , 是皮肤或深部冻伤 , 很难分辨出来 , 其症状相差不大 。此外 , 冻伤可能伴随失温现象 , 急救时应先处理后者 。若只有冻伤现象 , 应慢慢地温暖患处 , 以防止深层组织继续遭到破坏 。尽快将患者移往温暖的帐篷或山屋中 , 轻轻脱下伤处的衣物及任何束缚物 , 如戒指、手表等 , 可用皮肤对皮肤的传热方式 , 温暖患处 , 或以温水将患处浸入其中 , 冻伤的耳鼻或脸 , 可用温毛巾覆盖 , 水温以伤者能接受为宜 , 再慢慢升高 。如果在1小时内患处已恢复血色及感觉 , 即可停止[加温]的急救动作 。其次 , 抬高患处以减轻肿痛 。以纱布三角巾或软质衣物包裹或轻盖患部 。除非必要 , 尽可能注意不可磨擦或按摩患处 , 亦不可以辐射热使患处温暖 。
温暖后的患处不宜再暴露於寒冷中 , 也不要以[解冻]的脚走路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