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几部分组成?有这方面的系统性总结归纳吗?

这个那是提问,简直可以写书了??
我是这样认为的,走老百姓视觉 。
第一,老百姓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应该包括普通人日常的节日,风俗,节气等等,凡事老祖宗留下的旧俗,规矩,包涵尊老爱幼等等各种美德 。
第二,论语,中庸为代表的书籍 。各种文化典籍,永乐大典,乾隆四库全书为代表,所有中国的古典名著都包含了 。这些记载了几千的文化,礼仪,帝王将相,文人墨客 。每个人都是一本书,就不展开了 。
第三,就是中国人的为人处事准则 。说白一点就是社会主义价值观 。这个大到国家的行为准则,怎么跟别国相处 。小到每个人是不是都受传统文化影响 。
总之,传统文化就是中国人民族之魂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几部分组成?有这方面的系统性总结归纳吗?

文章插图
这个问题太难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只能浅显的从自己的角度归纳一下
中华传统文化首先应该包括以下方面:
思想:这是中华民族的精髓所在 。
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 。作品:《论语》、《孟子》、《荀子》 。儒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它以春秋时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的一个学术派别 。
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慎到、杨朱 。作品:《道德经》、《庄子》、《黄帝四经》等 。道家以“道”为核心理念而得名,最早见于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旨》,当初也叫道德家 。
墨家;代表人物:墨子 。作品:《墨子》墨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创始人为墨翟 。这一学派以“兼相爱,交相利”作为学说的基础:兼,视人如己;兼爱,即爱人如己 。“天下兼相爱”,就可达到“交相利”的目的 。
法家;法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主张以法治国,“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故称之为法家 。春秋时期,管仲、子产即是法家的先驱 。战国初期,李悝、商鞅、申不害、慎到等开创了法家学派 。
名家;名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从事论辩名(名称、概念)实(事实、实在)为主要学术活动而被后人称为名家 。当时人则称为“辩者”、“察士”或“刑(形)名家” 。代表人物为惠施和公孙龙 。
阴阳家;阴阳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因提倡阴阳五行学说,并用它解释社会人事而得名 。这一学派,当源于上古执掌天文历数的统治阶层,代表人物为战国时齐人邹衍 。阴阳学说认为阴阳是事物本身具有的正反两种对立和转化的力量,可用以说明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
纵横家;代表人物:苏秦、张仪 。创始人:鬼谷子 。主要言论传于《战国策》,纵横家是中国战国时以纵横捭阖之策游说诸侯,从事政治、外交活动的谋士 。列为诸子百家之一 。主要代表人物是苏秦、张仪等 。
杂家;代表人物:吕不韦 。因为黄老道家对诸子百家兼收并蓄,所以呈现出了一种杂的特点,所以在历史上经常被人当成杂家,但事实上,黄老道家对诸子百家思想,无一不是以道家思想为主干的 。杂家是战国末期的综合学派,因“兼儒墨、合名法”,“于百家之道无不贯综”(《汉书.艺文志》及颜师古注)而得名 。
农家;农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 。因注重农业生产而得名 。此派出自上古管理农业生产的官吏 。他们认为农业是衣食之本,应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孟子.滕文公上》记有许行其人,“为神农之言”,提出贤者应“与民并耕而食,饔飨而治”,表现了农家的社会政治理想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