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经济副中心有什么好处 如何看待四川省的经济副中心?( 二 )


第三:当今国内外多变环境下面临的必然选择
中国改革开放40多来年 , 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国家也得到了长
足的发展 , 但在发展的今天也面临这急剧变化的外部世界和内部状况 。用工成本的增高、外贸订单的锐减、从经济高增长时代进入经济新常态时代的转型发展过程中 , 产能过胜问题 , 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 如何稳、如何保、基本的发展目标 。那就是补短板、补历史欠账 。国家加大对中西部发展支持 , 成都多年来在川的首位发展效应 , 已经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新一线城市之首 , 全年各项指标在川内遥遥领先 , 四川排老二的地市还不及成都一个零头 , 因此成都的发展模式也被川内很多地方的民众所诟病 , 四川立足省情 , 集合实际 , 通过整合把全川划分成五大经济区 , 希望在这五大经济区中都有一个各方面发展较好 , 体量大的能带动相应区域的地市州 , 就这样选了7(绵阳、德阳、乐山、宜宾、泸州、达州、南充)个种子选手 , 四川支持成都以外的地市州发展副中心别无选择 。也是最好的选择 。每个方向上都有一个带头发展的 , 必将改变四川的发展版图 。
谢邀 。我是一名旅行爱好者 , 目前已经去过四十多个城市 , 同时也是一名城市爱好者 。
回答这个问题前 , 我们先来看一下2018年上半年四川各州市GDP总量排行榜 。
可以看出四川省仍然面临着一城独大的现象 , 省会成都市与第二名绵阳市就相差了五六倍 , 更不用说省内其他城市 , 怪不得有人戏称“成都省” 。
早在去年 , 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绵阳、德阳、乐山、宜宾、泸州、南充、达州七个区域中心城市 。那么这七个城市有什么特点呢?
首先这七个城市经济水平在省内较强 , 产业基础较好 , 地理位置都比较优越 , 城镇化水平较高 。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 , 成都区域中心城市规模不大、实力不强、能级不高 , 除成都外 , 仅绵阳经济总量刚过2000亿元 。较大的差别极大的阻碍了区域副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 , 和难以提供对全省经济更有力的支撑 。
四川想要改变“一城独大”的局面 ,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仅仅靠着建设区域副中心城市 , 而副中心城市经济跟不上 , 也是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
【关注安安 , 从此旅行不迷路】
建设省域副中心 , 四川省迫在眉睫!
古语有云 , 蜀道难 , 难于上青天 , 这是古代人对四川省的印象 , 虽然现在民航发达 , 但是地大物博的四川 , 仍然还有很多地方欠发达 。经济和交通都很落后 。为了平衡四川全域的经济发展 , 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 , 迫在眉睫!
下面请看2017年四川各市的GDP:
我们可以发现 , 第一名的成都比第二名的绵阳高出6倍多 , 足以可见四川省的经济分布是极不平衡的 。这理由很多原因 , 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 。
下面 , 我们要探讨的话题三个话题 , 第一 , 四川省需要多少个省域副中心城市?第二 , 四川省有哪些城市适合建省域副中心 , 第三 , 四川省省域副中心城市的职能和发展定位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