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首先必须指出,“贯彻皇帝意志的秦桧”的说法是有问题的,秦桧从来就没有真正贯彻皇帝意志 。
一、秦桧南归之前:
靖康之辱后,秦桧随宋徽宗、宋钦宗一起被金军拘往北方,经燕山,转至韩州 。靖康二年(1127年)五月,康王赵构在应天府即位,建立南宋,是为宋高宗 。其后,秦桧被金太宗完颜晟赐给其弟挞懒,留在燕山府,而宋徽宗、宋钦宗后来却被拘往五国城(位于今黑龙江依兰县) 。
诸君请思之:
秦桧根本不顾他的主子宋徽宗、宋钦宗,自己又另外找到了新主子挞懒,这是贯彻皇帝意志?
接着,秦桧先充“任用”,后任命为“参谋军事” 。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金国兵分三路大举进攻南宋,其中东路由挞懒和金兀术直下淮南,南宋军队一路败退,唯有涟水军镇抚使赵立率军民百计死守楚州(今江苏淮安),金兵屡攻不下 。此时,秦桧居然写了劝降书给赵立 。后来赵立战死楚州,城破时,楚州军民拒死不降,“抑痛扶伤巷战,虽妇人女子亦挽贼俱溺于水” 。
这里,诸君想想:
秦桧写了劝降书,是贯彻了宋徽宗、宋钦宗的意志,还是为宋高宗赵构着想了?
二、“如欲天下无事,南自南,北自北”:
建炎四年(1130年),“秦桧还自金师,至越州,求见帝 。帝谓辅臣曰:'桧忠过于人,朕得之喜而不寐 。既闻二帝母后消息,有得一佳士也 。'”
当时,秦桧“自言杀金人监己者夺舟而来”,又自言“为相数月,可耸动天下”,且得范宗尹和李回力荐,赵高宗又一见如故,遂拜为相 。这是秦桧第一次拜相,他此前曾提出南北分治方略:
“如欲天下无事,南自南,北自北 。”
此前,南宋朝廷虽然且守且和,但气节仍在,而自秦桧开始,南宋朝廷则“专意与敌解仇息兵” 。
诸君请看秦桧南归初时就改变了朝廷的战略定位,这是忠君之举?
三、利用张浚,破坏岳飞北伐计划:
绍兴六年(1136年),韩世忠为京东淮东路宣抚处置使,屯楚州,岳飞以京西河北路宣抚副使,屯鄂州,当时的丞相张浚经常称赞韩岳二人可以倚办大事,当时三人关系尚好 。
绍兴七年(1137年),高宗任命秦桧为枢密使,地位仅次于宰相张浚,又以岳飞为湖北京西宣抚使,进拜太尉,岳飞数请恢复中原,当时赵高宗还算清醒,对岳飞说,“中兴之事,一以委卿 。”当时岳飞的计划是:
先恢复中原,迫走刘豫,收复陕右,屯兵浚、滑(属顺天大名府),经略淮南淮北两河 。
应该说,当时的抗金形势空前大好,岳飞的计划也是可行的,但这时秦桧又跑出来捣蛋了,他先是利用张浚心胸狭窄杂念甚多的毛病,请诏让岳飞去和张浚议事,结果岳飞和张浚说不到一块去,不欢而散,然后又和张浚一起说服了宋高宗,收回了岳飞的全国军事指挥权,岳飞北伐计划破灭,只能上表乞还庐山之母丧 。
诸君细思,此时秦桧可有贯彻宋高宗的意志?
四、十二金字牌催岳飞还师:
这段故事想来大家很是熟悉了,绍兴十年(1140年),岳家军主力已进发到汴京附近,岳飞当时对部下说,“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 。”,但抗金面临大获全胜之时,秦桧却“讽台谏请诸将班师”,于是岳飞一日奉十二金字牌,不得不引兵还师,当时岳飞愤惋泣下:“十年之力,废于一旦 。”此后诸路将帅皆被召回,蔡州、郑州、淮宁府等地再次落入金人之手 。
诸君请想想,秦桧这是贯彻宋高宗的意志,还是贯彻金主的意志?
五、“莫须有”害死岳飞:
绍兴十一年(1141年)四月,秦桧密奏高宗“论功行赏”,收回诸将兵权,韩世忠、张俊、岳飞等相继回朝,九月,秦桧上奏宋廷,派刘光远、曹勋出使金国议和,商议以淮水为界,宋割唐、邓二州,岳飞不附和议,力主恢复 。
- 成功的企业大佬们身上存在的普遍共性有哪些?
- 钱塘江在哪
- 恢复动人容颜 对抗面部4大问题
- 有人说“外向的人比内向的人在社会上更混得开。”你怎么看?
- 快乐减肥 瑜伽美体变身操
- 菠萝含有蛋白酶可以助消化
- 继承者们第几集在一起
- oppo r9s plus手机护眼模式在哪?
- 常在家里也能瘦身的方法
- 生活中最有效的减肥方法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