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远关键技术的训练

跳远技术环节主要包括: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 。无论是教科书还是在平时的教学中己经形成了对"助跑与起跳的衔接"是整个跳远教学关键的这么一个传统认识 。不可否认,助跑与起跳的衔接的确在跳远技术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许多优秀跳远运动员在整个运动生涯中,花在这一技术上面的时间也是最多最难有效掌握的,但这仅仅是针对专业运动员而言的 。由于我国传统体育教材深受竞技运动的影响,也就相应形成这么一个传统的认识,并没有充分考虑到中小学教学的实际情况与效果 。笔者认为:同一个运动项目,在中小学教学的重点把握上和专业运动队训练重点的把握上有时不一定是相一致的 。根据我们平时的教学发现,在跳远技术的教学中,由于受课时等因素的限制,对于提高学生成绩,改善学生动作效果最好、最容易产生效益的是对"腾空"这一技术环节的掌握上 。尤其是对于初学者,看似简单的助跑起跳技术,其实纠正起来很难 。而看似复杂的腾空技术,反而容易纠正克服 。下面,我仅就腾空技术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来谈谈本人教学中的体会,供同行们参考 。
据相关科学研究,蹲踞式姿势旋转力矩为0.44kg·m,挺身式为1.2kg·m,走步式为1.8Kg·m 。因此,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大都采用走步式以减少向前的旋转 。而中小学跳远教学中,主要以蹲踞式姿势为主。所以向前旋转是中小学跳远教学中腾空技术环节最容易出现的问题 。解决好这一关键环节就能很好地提高跳远技术教学的实效性 。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应该了解身体前旋产生的原因 。
一、身体前旋的原因
1.起跳时身体过于前倾 。当学生完成起跳,起跳脚着板后产生的制动使下肢向前的运动速度相对位于上体 。如果腿和两臂的摆动不积极,就容易造成上体的前倾,形成前旋 。
2.起跳时低头含胸,在起跳蹬伸的同时必须要抬头挺胸 。头部的运动对于整个身体的运动、平衡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我们知道体操动作中的前空翻须低头含胸屈腿,使身体容易产生前旋 。而跳远则反之,在起跳时必须抬头才能挺胸,从而避免身体前旋 。对于挺身式跳远而言,过早地向前收起跳腿,没有形成"挺胸展故"姿势,也是造成前旋的主要原因之一 。
3.急于做着地动作 。从人的自我保护意识来看,腾空后身体对失去支撑后不是后仰,而往往是屈体前趴,急于做着地动作 。尤其是初学者更是如此 。这就很容易造成身体的前旋 。
二、身体前旋的纠正方法
1.多做起跳成腾空步练习 。让学生体会腾空后,头和上体的姿势 。起跳可分为上一步起跳和助跑三至五步起跳,同时注意手臂的向上摆动 。
2.多做立定跳远抛体练习 。做这一练习时在沙坑上放一跳高海绵垫 。脚蹬离坑沿做立定跳远向前抛体,两腿须伸直,两脚后跟尽量远伸,用身体的肩和臀同时落在海绵垫子上 。
3.助跑垫上抛体 。四至六步助跑单腿起跳后向前抛体,两腿伸直,两脚后跟尽量远伸,用身体的肩和臀部同时落地 。
【跳远关键技术的训练】当然,跳远的落地技术也是非常重要的,落地时需减少身体重心轨迹与足跟落点距离是落地技术的主要任务之一 。做到这一点必须要以良好的空中动作为基础 。以上三个纠正练习不但可以克服空中前旋的问题,同时也是为跳远落地动作专门设计的,对跳远的落地有很好的帮助作用,可谓一举两得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