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当年的《煎饼侠》竟有30多位明星客串,你觉得如何?票房可观吗?( 三 )


在《煎饼侠》之前,董成鹏用《屌丝男士》系列将自己那副“贱兮兮惨兮兮”的“屌丝”形象深植于每一个观众内心;在《煎饼侠》之中,董成鹏用一个戏剧化的“自己”经历失败、冷暖、挣扎、屈辱、徘徊以及奋斗、坚持、隐忍,最终收获另一个层次的成功,由此得到心灵的释然 。
而他通过电影中的落寞与执着所竭力想表达的,实际上是试图给自己一次正名:尽管通过《屌丝男士》让自己的“屌丝”形象深入人心,但大鹏并不只是屌丝,而是有梦想并且正在或已经实现自己梦想的“男士” 。除此以外,大鹏还非常聪明地用喜剧的方式,给了现实生活中许多人、事以及现象最猛烈的反讽 。(可以细细体味)
他做到了,正如他一步步从音乐到主持到演员再到导演那样,他做到了 。这十一年间,他历经过怎样的努力和奋斗,历经过怎样的辛酸与屈辱,历经过怎样的内心挣扎与坚持,我们不得而知 。但透过《煎饼侠》,我们依稀看到了那个被人喷被人捧又被人羞辱被人疼爱的大鹏在银幕内外联系紧密的生活片段 。
在逐梦的路上,经历过什么,永远只有亲历者最清楚 。而大鹏这一路走来,与其说是带着浓郁“屌丝”气息的励志鸡汤,不如说是饱含浓烈“小强”气质的现实教材 。他用自己的真实经历告诉了人们梦想的可贵以及实现梦想的可能 。或许,他实现了自己的梦,这足以令人羡慕,令人佩服 。
然而,我们在《煎饼侠》里见到的大鹏永远不如大鹏自己从中见到的大鹏,究竟见到了多少的他自己,只有他知道 。
2、见星爷
一个被圈内人提及的故事是,大鹏在创作《煎饼侠》的过程中,经吴君如介绍,见到了周星驰 。两人在一起呆了四天左右时间,就创作进行了一定的沟通,星爷给了大鹏一些建议 。于是,我们在如今上映的《煎饼侠》里,没有看到路边摊煎饼的所谓“不入流”气质,也没有看到“因瞧一眼片名便自然觉得”的网剧变大电影的恶搞低俗气息,而是看到了周星驰电影的影子 。
这个影子覆盖面积最大的,是多数人看完之后提及的星爷经典:《喜剧之王》 。
当我们无数次回顾星爷那部自传式心路投射的经典时,我们总是能被星爷的那股执着与相信的精神触动到心弦最柔软的地方 。
我们会为他被嘲笑被讽刺时那个带着尴尬又倔强的笑说出“我是一个演员”的精神所触动,我们会为他深知心中已泛起爱意却仍不得不形式上“尊重”柳飘飘的那种无奈所触动,我们会为他作为一位小人物却始终坚持对表演的热忱与争取所触动,我们会为他穿着廉价衬衫裤腿不齐但自信满满地说出那句“我养你啊”所触动......所有平凡中默默承受的那种辛酸、无奈、委屈甚至大挫,都会唤起我们基于生活本身的共鸣,也会因为他的默默坚持与对梦想的相信和努力激荡起内心难以平静的涟漪 。
星爷用这样一部电影,将平凡中闪出的伟大用无厘头的方式勾勒出来,并用奋斗、爱情以及坚持过后的小小欣慰将那股对梦想的理解表达出来 。没有大起大落,没有大喜大成,却有两人坐在海风吹拂的沙滩上对着黑蒙蒙的前方说“天亮就很美的”的感动 。这是对未来美好的坚信,是对残酷生活最柔和有力的回应 。我们看《喜剧之王》会心生共鸣,正是因为从中看到了平凡的自己 。
而在《煎饼侠》里,我们也能看到那样的平凡与伟大,以及那样的平凡的自己 。
诚然,将大鹏的《煎饼侠》与星爷的《喜剧之王》作类比,似乎显得有些草率的溺爱 。毕竟,星爷的《喜剧之王》无论是从故事还是情感,亦或是悲喜元素的糅合,都那样的恰到好处 。尽管《煎饼侠》在故事和情感上同样干得不错,段子一般的笑料和低潮的悲伤将悲喜元素结合得也不赖,甚至在传递小人物平凡的梦想方面,也无限靠近,但在整体的情怀和内核传递出的精神力量上,《煎饼侠》离《喜剧之王》不止一步之遥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