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当年的《煎饼侠》竟有30多位明星客串,你觉得如何?票房可观吗?( 四 )


这可以理解为是大鹏向星爷致敬的电影,也可以欣喜地理解为:周星驰有了一个不错的接班者 。我们的时代需要这样的“喜剧之王”,我们的电影更需要这样的“喜剧之王” 。
3、见众生
很多人在看完《煎饼侠》之后,表示笑着笑着就哭了 。
我相信他们这不是矫情,而是实实在在的于悲喜之中有笑有泪 。而这种有笑有泪的源泉,便是涌动于内心中自己的生活经历——他们透过电影产生了共鸣,看到了自己 。我把这理解为大鹏用《煎饼侠》这部电影见到了众生 。
众生的情感共鸣究竟在哪一个点,我不得而知,我所能想到的大家大同小异的生活,无非就像前文所述的那样 。因此,我只能透过自己的经历,试着寻找这其中的共鸣点 。没什么不好意思的,我在观影过程中,的确开怀大笑了好多次,但也的确闪出泪花好几次 。
我记得当年在广州的时候,公司老总委我以重任,让太过年轻的我开辟广州市场,担当起广州分公司负责人的职位 。虽然我第二专业学的是工商企业管理,但却并没有太多的实操经验,之前在汽车企业工作的经历顶多培养了我大企业各种系统标准的管理认知 。
这无疑是一种挑战,但我没有退缩,虽有点硬扛的意思,但还是答应了 。我拎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奔到陌生的广州,天河路穿梭的车流与体育中心周围高耸的大厦让我觉得兴奋 。但这种兴奋很快就在办公室选址、办公室布置、办公用品采购、人员招聘、团队管理、市场开拓等一系列事务中变得寡淡,尤其是自己一个人在那样陌生的城市绕来绕去,背后又被公司其他老员工虎视眈眈早就等着看我这“小年轻”栽跟头的压力顶着的时候,内心除了咬牙坚持,不会再有其他心绪 。没有多少人看好,没有多少人愿意帮忙,再大的压力再大的阻碍,也都要靠自己去面对和解决 。
也被一些不屑的眼神聚焦过,也被一些不好听的言语谈及过,也被客户刁难甚至羞辱过,也被业务上的一筹莫展迷茫过,甚至被团队新招的毕业生质疑过,生活中的黯淡与工作上的毫无进展,让自我怀疑也甚嚣尘上 。但我没有放弃,没有抱怨,在公司地板上睡的那几个夜晚,孤独和压力让我辗转难眠,但我知道,这样真的不算什么,坚持下去,即使结果不那么辉煌,至少过程令人难忘 。事实证明,尽管的确没有收获大的成果,也还是成了自身经历中颇具价值的过往 。
当我看着大鹏为拍戏而一筹莫展,为了资金而猛喝猛灌,被媒体冷暖对待,被他人冷漠轻视,我就知道,这其中流淌的情感,正是当初自己体会过的辛酸艰难 。
每一个笑点,我们是在笑银幕里的人;而每一个泪点,则是我们在哭银幕前的自己 。
4、回到电影
《煎饼侠》最大的亮点在于其对故事的处理,不仅较为完整,甚至依稀可以看到好莱坞叙事 。只有当你看完之后,你便会发现,其故事讲得完整且巧妙 。正如许多一看片名就不自觉地认为这是一部“烂片”的现实一样,如果本片真是做成某个“侠”的方式,那就会陷入low的泥潭烂到菊花开 。
大鹏令人佩服的地方就在于,他没有那样处理,而是采取了“戏中戏”的方式,通过一个“煎饼侠”的“假戏”,凸显出其小人物想做大英雄的梦想 。这样的处理最大的好处就在于让故事的逻辑很顺畅,故事看上去就合乎情理,不会显得“太假太low” 。这就使得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会被剧情吸引,而不会觉得突兀 。当然,这个故事最大的不足,或者说,没有让影片的情感更为饱满丰富的地方就在于影片里爱情的缺位——你当然可以认为大鹏和柳岩是在表现爱情,如果你喜欢将友情归为爱情的话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