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母的功效有哪些,适合哪些人?】贝母?
【功能与主治】 化痰止咳,清热散结 。用于:肺虚久咳,痰少咽燥,外感热咳,痰火郁结,咯痰黄稠,瘰疠,疮痈肿 毒,乳痈,肺痈等证 。
【用法与用量】 内服: 煎汤,3~10g,研细粉冲服1~ 1.5g 。外用: 研末撒或调敷患处,适量 。
【新用途】
一、内科
慢性支气管炎: 将川贝与皖贝分别制成片剂,1日4次,每次5片,每日用量相当于川贝或皖贝生药量6g,10日为1 疗程,小儿用成人1/2~1/4量 。
二、外科
前列腺肥大: 贝母、苦参、党参各25g,水煎服 。
三、儿科
百日咳: 贝母、百部,根据年龄确定用量 。小于2岁者,名10g; 2~5岁者,各15g; 大于5岁者,各20g 。水煎2 次,共200~500ml 。分3日服,每日3次 。
浙贝2.5g,鸡蛋1枚,尖端敲1分铝币大小孔,将浙 贝粉掺入蛋内,搅匀后以纸封闭,孔向上在饭锅内蒸熟即成 。上、下午或频服,每日1~9枚,痉咳严重或痰有血者,可配 百部合剂,炙百部9g,玄参5g,麦冬4g,温水100ml,锅 内蒸取汁 。日服2次,亦可频服或隔日1剂 。
贝母10g,白花蛇5g,生甘草10g,共研细末 。每次 1.5~3g,日 3次 。
四、皮肤科
1. 面部扁平疣: 浙贝母30g,生苡仁10g研细末,鸦胆 子10g砸碎去壳,3药混合,搅匀共入菜子油50g中,浸泡1 周后备用 。用镊子夹去疣表面角质层,涂上3味油液 。同时 内服板蓝根汤: 板蓝根、生苡仁各30g,生地12g,木贼、 香附、丹皮各10g,地丁15g,蝉蜕6g,每日1剂,水煎 服 。
2. 黄褐斑: 以川贝母、白芨、白附子为主药填加入西安 日化厂生产的一叶蓝软膏基质中,每盒40g,每日早晚各搽 1次 。
3. 乳头皲裂: 黑、白芝麻各20g炒黄研细,川贝母10g 研细,2药混合过筛 。视患处大小,取药粉与香油调成泥糊 状,涂敷患处,每日2次; 若流血、渗液,先用药粉干撒于 创面,待脓水收敛后再涂敷 。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1. 本品性偏于寒,故寒疾、湿疾患者忌用 。
2. 反乌头 。
贝母产于四川、云南、甘肃、西藏等地为川贝母,产于浙江等地为浙贝母 。贝母的功效是:1.润肺化痰:本品苦甘而寒,清气凉血,能解热润肺、下气宽胸、定喘止嗽、化痰止咳 。用于:①内伤咳嗽:阴虚肺热而致咳嗽喘息,咽干舌燥者,用此清热润肺止咳,常与知母、杏仁、瓜蒌配伍 。若痰浊蕴结化热,咳痰黄稠,咳嗽不畅者,则与黄芩,栀子、青黛、茯苓相伍,若肺阴亏虚,久咳痰少,咳振胸痛者,与麦冬、紫苑、桔梗配伍 。若肺阴虚而干咳无痰、音哑喉燥,久不愈者,可与生地、玄参、麦冬、百合配伍 。②外感咳嗽:风燥伤肺而致燥热咳嗽,干咳无痰者,常与桑叶、杏仁、栀子、前胡相伍;若风热痰壅而致咳嗽气逆、失音者,则与桔梗、白桑皮、黄芩、前胡合用;若风寒犯肺而致暴咳喘息者,与麻黄、杏仁、冬花、生姜同用 。③咳血:热伤阳络,咳血、吐血、衄血者,用此清热凉血、止咳止血 。2.清热散结:本品苦寒,能开郁结、行滞气、消痰核、破痰结、解热毒、消肿痛 。用于:①气郁痰凝而致瘰疬、瘿瘤者,用此开郁行滞,消痰散结,与青皮、枳壳、牡蛎、海藻、昆布配伍 。②肺痈、肺痿:热毒灼肺而致咳嗽胸痛,吐腥臭脓痰,或痰浊涎沫者,用以清热解毒、润肺祛痰,与天竺黄、硼砂、文蛤、枇杷叶同用 。③乳痈:肝胃郁热,气血瘀阻而致乳房红肿胀痛,用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④郁症:痰气郁结而致精神忧郁,胸隔胀闷,食滞不消者,用此开郁行滞散结 。⑤寒湿结胸者,用此消痰破结,与桔梗、巴豆同用 。用法、用量:内服:6~10克,大剂量用至15克 。使用注意:①性质寒润,善化痰热、燥痰,若寒湿痰嗽,当忌用 。②久咳、燥咳、痨咳宜用川贝母;新咳、痰咳、火咳、瘰疬、痈肿,宜用浙贝母 。
- 肉苁蓉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是什么?
- 椰奶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 荆花蜂蜜的功效与作用
- 田螺的营养价值
- 蜂酒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 板栗的作用及功效作用
- 拌扇贝怎么做好吃
- 白贝丁做法
- 野生黑枸杞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 黄芪泡水的功效与副作用是什么?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