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历史最为悠久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富 。粽子是重头戏,端午节的发端于屈原,包粽子的习俗也是为了纪念他 。经过漫长岁月的演变,如今有关端午节的活动内容,可能已远远超出了它原来的文化内涵了 。下面我们一起看看江苏文化之江苏宿迁端午习俗 。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 。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 。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 。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 。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
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 。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
【江苏宿迁端午节的习俗有什么特别的】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 。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 。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 。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 。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 。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
悬艾叶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 。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 。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
艾,又名家艾、艾蒿 。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 。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 。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 。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
端午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 。粽子,又叫做“角黍”、“筒粽” 。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端午节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在夜间煮熟,早晨食用 。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某些地区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 。
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统称糯米粽 。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 。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亦要做枣粽给考生吃 。
粽子是用青芦苇叶包的 。宿迁人吃粽子也很讲究,粽子是以糯米为主,但馅里多伴以花生仁、红枣、火腿、肉丁、豆沙等多种材料,煮熟后吃起来清香味美,非常可口,有的人家还要吃水煮大蒜头,因大蒜也是消毒之物 。
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 。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小巧可爱 。在中国某些南方城市,青年男女还用香囊来表达浓浓爱意 。
还有就是主屋门前要挂纸饰的“五毒”:蛇、蝎、老虎、蜈蚣和癞蛤蟆 。屋内床边悬挂钟馗画像,以驱邪避祟保平安 。小儿要穿老虎鞋,手腕、脚脖上系五彩绒线,肚脐和肛门涂以雄黄 。家人要到野外采集药草,或艾叶、菖蒲等“百草头”,用以浸泡热水洗澡,据说,端午节用药草或“百草头”洗澡,一年内可以不生毒疮,可防止虫咬和疾病,保护皮肤健康 。
- 胡瓜女儿自爆减肥70斤
- 2021年,俄罗斯GDP总量111.51万亿卢布!比山东多,比江苏、广东少?
- 江苏省会城市叫什么
- 中超冠军,江苏足球俱乐部自即日起停止运营,到底是在打谁的脸?
- 端午节为什么要插艾叶草 端午节为什么要插艾?
- 泰州属于哪个省
- 雄黄酒是什么节日
- 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
- 上海周边哪里好玩
- 宿迁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