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犯在法官宣判,死刑立即执行的瞬间,都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死刑犯在听到法官宣判的时候,会是一种怎么样的状态呢?这种情况在庭审现场还是经常看见,来回答一下亲眼所见 。
其实,从进入看守所到进行宣判,时间已经差不多过了两个月以上,有些时间长的甚至已经半年以上,因此其实很多人都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听到宣判以后,状态大概可以分成三种 。
第一种是当庭崩溃,抱头痛哭或者跪地求饶甚至瘫软倒地 。这种人其实心里一直存在着侥幸心 。他也知道自己罪行比较严重,一直暗暗祈祷自己能够判个死缓或者无期 。当听到当庭宣判以后,他最后一丝侥幸心理,就像泡沫一样被戳破,所以就忍不住情绪崩溃 。这种最常见,但是他们忘了一句话: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
第二种就是情绪激动甚至咆哮起来,表示自己要上诉,认为对自己判决过重 。甚至我见过一个人,听到宣判以后,当庭大吼,法官是不是弄错了?自己每次打架都冲锋在前,这么讲义气的人怎么能给判死刑?这种法盲级别的人物,说出这种话也是可悲可叹吧 。其实这种人是心有不甘,同时也完全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只能用大嗓门来掩盖自己心中对死亡的恐惧 。
第三种就是表面似乎情绪很平静,但是忍不住哆嗦颤抖 。这种人就是,早在看守所里面就知道会有这个结果,所以表现的比较平静,但是对法律即将到来的严惩,产生了本能的恐惧 。所以会颤抖,甚至有的会情绪逐渐崩溃,最后瘫倒以及哭泣 。
所以,人这辈子,清清白白做人才是最重要的 。你可以选择逍遥四方的自由日子,也可以选择平平淡淡的普通日子,但你一旦挑衅法律的底线,迎接你的就一定只有苦日子 。
在最高法院没有收回执行死刑的权力的那些年,很多死刑犯都是当庭宣布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当死刑犯听到这样判决,不管他是个杀人不眨眼的恶魔,抑或呼风唤雨的“神仙”,都会精神崩溃,可谓是丑态百出,其贪生怕死的表现不外乎三种 。
一:惊愕,不服判决,想立功想赎罪,最典型就是亿万富豪袁宝璟 。袁宝璟出生于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大学毕业后,凭借敏锐的商业头脑,短短几年间,就成功创建了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成为国内最年轻的亿万富豪 。后来,在做期货生意时,与四川汉龙集团的刘汉发生了利益纠纷,袁宝璟就雇佣离职的一个刑警队长去四川刺杀刘汉 。刺杀失败后,这个曾经的刑警队长借此经常敲诈勒索袁宝璟,使袁宝璟动了杀心 。于是,雇佣堂兄在2001年将这个刑警队长当街活活砍死 。案发两年后,袁宝璟以雇凶杀人罪锒铛入狱 。为了活命,监狱中袁宝璟动用一切社会关系为自己开拓罪名,还聘请全国最知名的律师为其辩护,并许诺愿意拿出500亿为自己赎罪……当所有人包括袁宝璟自己都认为能成功逃脱法律制裁,万没想到,开庭那天,法官当庭宣判:以雇凶杀人等罪名,判处袁宝璟死刑立即执行 。刚才还是面带微笑的袁宝璟,此时早已吓得面如死灰,高喊着“我不服,我要揭发,我要立功赎罪……”的话 。但法不容情,最终袁宝璟还是被押上刑车,被执行注射死刑 。
二:故作镇静,表示出一副“视死如归”的样子,甚至还会留下鳄鱼的眼泪 。上世纪90年代,以孙德林为首家族犯罪团伙,抢劫杀人作案时间长达七年 。上至耄耋老人,下至懵懂的儿童,只要在案发现场出现,他都要进行残忍的灭口 。被他们杀死无辜者多达70人,抢劫赃款300多万元,成为中国十大悍匪之首 。1995年12月15日,孙德林等犯罪分子被沈阳市中级法院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听到这个判决后,孙德林表现的“很平静”,并留下这样的话:我对不起那些受害人和他的家庭,也对不起自己妻儿,希望以后他们别跟我学,自己挖坑往里跳 。还有西安的魏镇海,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时,还仰天狂笑,拒绝在死刑书上签字,摆出一副“20年后还是一条好汉”嘴脸 。无论这些如何装模作样,都掩饰不住他们内心对死亡的恐惧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