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五的历史并不悠久,《说文》、《尔雅》、《康熙字典》、《辞源》、《辞海》等等全都无载,《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也很简略,不知出处 。
而关于二百五的来历也有很多说法,各自有各自的趣味性 。
苏秦是战国著名的纵横家,以游说列国合纵抗秦而受到各国国君赏识,领六国相印,权势可谓一时无两 。

文章插图
所谓树大招风,苏秦在齐国活动的时候,遭遇刺客袭击,重伤而亡 。
明目张胆在齐国杀人,这是对齐国的蔑视,齐王很生气,但他却没有下令捉拿凶手,而是下令把苏秦的头割下来,挂在城门口,张榜公示苏秦是内奸,死有余辜,齐王要奖励出手的义士千金 。
告示一出,很快就有四人来领赏,四人都一口咬定苏秦就是自己杀的,于是他们被带到齐王面前 。齐王问他们千两黄金怎么分,四人还高兴得回答四人平分,每人二百五 。
齐王毛了,怒喝道:“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
从此民间便留下了二百五的说法,被用来形容傻瓜、笨蛋和被财色所迷惑的人 。
从前有一个秀才,为了考取功名废寝忘食,可是始终不曾中举,最后终于放弃了,开始培养下一代 。
老秀才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成事,小儿子叫败事,老秀才此后的主要事务就是教他们,指望他们能够考上 。
一天,秀才要出门,吩咐大儿子写三百个,小儿子写二百个 。结果秀才回来之后一问,发现两个儿子都只写了二百五十个,于是感慨:“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两个都是二百五!"
据说古代人用银子按两划分,一般五百两是个整数单位,用纸包好,当时包五百两是为"一封",而二百五十两就是"半封"银子,因为跟"半疯"谐音,所以后来人们也把疯疯癫癫的人做"二百五" 。
有书君有一次去商场买东西,看到收银员为一位四十岁左右的顾客打好小票,装好物品,说了句:“二百五 。”
那位顾客把装好的东西往收银员身上一扔,气势汹汹地说:“我来这儿是消费的,不是找气受的,谁二百五,你才百五呢!”
收银员冏得满脸通红,嗫嚅着说:“我,我只是报出了你买东西的价钱,生这么大气,干嘛!”
“报价钱?分明骂人嘛!这东西我不要了!”顾客说完,扬长而去 。
有书君觉得好奇怪,就因为一句二百五,精心挑选的东西都不要了,怒怼收银员,失了风度不说,还装了一肚子气回去 。
这是怎么回事,二百五果真是骂人吗?带着满腹孤疑,我查了一下词典:
二百五指傻头傻脑,不很懂事而又倔强莽撞的人,或是说话不正经,办事不认真,处事随便,好出洋相的人 。
原来如此,怪不得那位顾客勃然大怒 。二百五分明是一个数字,为什么它成了骂人的话?

文章插图
有书君问了问单位几位老同事,他们分别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老张是个历史通,他说这个250和一个历史故事有关:
话说战国时期有个叫苏秦的,是个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这个说客可了不得,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四海游说,佩上了齐楚燕韩赵魏六国相印 。
那可是八面威风,闻名于列国,但也与许多人结下了“梁子”,那些人在暗中使坏,有一天,他在齐国被仇人杀害了 。
齐王怒气冲冲,非要找出凶手替苏秦报仇雪恨 。可凶手也不是吃素的,没那么好找到,于是齐王心生一计 。
把苏秦尸体车裂于市,并命令官员们到处张贴榜文:“苏秦是个内奸,杀了他的人是功臣,奖黄铜千斤,望来领赏 。”
- 天天特卖一元秒杀靠谱吗?一元秒杀规则是什么?
- 阿里零售通加盟方式是什么?需要什么条件?
- 一个企业可以开几个淘宝店铺?淘宝开店流程是什么?
- app专用流量是什么意思
- an是什么软件
- 素皮是什么材质
- 上古密约插曲是什么
- 农村俗语:“早立秋,晚立秋,中秋热死牛”具体什么意思?今年什么时候立秋?
- 手臂酸疼,胳膊都抬不起来,手臂及肩膀疼得钻心刮骨,是什么原因?
- 冰箱三层分别是什么功能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