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文贴出不久,4个愣头青自荐称苏秦是自己杀的 。齐王一看便知4人是冲着黄铜来的,就说:“冒充可是欺君死罪 。”
4个人一口咬定是自己亲手干的,说完还描述起细节来 。
齐王说:“那一千斤黄铜给谁呢?”4个人商量了一会儿:“大王,这1000斤黄铜,我们可以四个人平分呀!”
齐王说:“那好吧,那这1000斤黄铜,平均分成四份,你们一人得多少呀?”四人异口同声道:“一人二百五 。”
齐王厉声大喝道:“来人,把这4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
老张绘声绘色说完历史故事,还不忘作了一番点评:这四个人做事不计后果,连状况都没搞清,没有杀人也自称杀了人,冒充替天行道的好汉,自投罗网,丢了卿卿性命!
这不是傻子吗?这历史故事流传至今,二百五也就成了傻子的代名词了!
平叔是个乐天派,好玩一手牌九,他接着老张的话茬说:“老张,你的故事不无道理,但是我从别处听说了另外一种说法,250和牌九里的毙十相关 。”
玩牌九时,每人抓两张牌,组合成九则是大牌会赢,如果组合为10,就是“毙十”了,属于最小的牌了,四和六合成“毙十”,四在牌九里是“二板”,六在牌九里是“幺五”,两张牌合称“二板五” 。
这“二板五”在乡下农村普通话不标准,说秃噜了就成了“二百五” 。
这推牌九每次都推到毙十,那可不是输定了吗?输了钱还帮别人数钱呢,这不是傻不拉几的二百五么?
阿香是个爱看书的女文艺青年,她莞尔一笑说:“平叔真是三句话不离本行啊,我在书上也看到一个关于二百五的传说,我觉得比较有说服力哦,且听我娓娓道来 。”
从前有一穷酸秀才,晚年喜得贵子,而且是两个儿子 。秀才好卖弄学问,又觉得一生成败已定,给两个儿子取名:一个叫做成事,一个叫做败事 。
一天,秀才外出,给两儿子布置了写字的作业,大儿子成事写三百,小儿子败事写二百 。并嘱咐妻子在家督促两儿子写字 。
晚上,秀才回到家,询问二子功课写得如何,妻子说道:“两个孩子都写了,不过成事没写到300,败事超过了200,都写了250 。”
秀才摇摇头:“成事不足,败事有余,都是二百五啊!”
故事一传十,十传百,这二百五就指那“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人 。这是斥责办事拙劣,故意不让事情办成的人,谁愿意担这恶名呀,二百五可不成了骂人的话了吗?
小李是单位财务人员,他推推眼镜说:“阿香的故事文绉绉的,都讲起二百五的成语故事来了,我听说二百五的来历跟钱有关哦,大家且听我说 。”

文章插图
古代每500两银子为一封,250两银子可不就为半封吗?人们通过谐音,骂人“半疯”,嘿嘿,就说成“二百五”了,半疯不傻的可不就是骂人吗?
我还听说,古代铜钱外圆内方,中间有个方孔,用绳子串起来,便于计算与携带,1000文钱为一吊,500文钱为半吊,250半吊的一半,不成吊,也就有不成调,不着调的意思 。
那么二百五就成了不着调,智商低,憨傻,缺心眼或行为鲁莽的人 。久而久之,骂人缺心眼,傻冒就直呼“二百五”啦!
听了四位同事,五个有关二百五的来历,觉得每一个都有一定的说服力 。
怪不得工资表上,食品价位上,服装店衣服价格,所有的都不会标上250这个数,原来也都是忌讳,避免人看了心里不好受 。
看来以后还是离250这个数字远一点,能避则避,免得造成心理暗示,成了傻头傻脑,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人,那就真是二百五喽!
- 天天特卖一元秒杀靠谱吗?一元秒杀规则是什么?
- 阿里零售通加盟方式是什么?需要什么条件?
- 一个企业可以开几个淘宝店铺?淘宝开店流程是什么?
- app专用流量是什么意思
- an是什么软件
- 素皮是什么材质
- 上古密约插曲是什么
- 农村俗语:“早立秋,晚立秋,中秋热死牛”具体什么意思?今年什么时候立秋?
- 手臂酸疼,胳膊都抬不起来,手臂及肩膀疼得钻心刮骨,是什么原因?
- 冰箱三层分别是什么功能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