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帝最小的儿子爱新觉罗·永璘,最终的命运如何?( 五 )


谕内阁:朕弟庆郡王永璘,幼龄时仰蒙皇考高宗纯皇帝钟爱 。每逢巡省,必蒙考命同朕及成亲王随扈,共荷恩慈 。因伊幼年读书资性稍次,骑射亦未甚娴习,仍邀眷爱 。见《清仁宗实录》 。

乾隆帝最小的儿子爱新觉罗·永璘,最终的命运如何?

文章插图
永璘虽然不学无术,但对自己的定位却看得很清楚,所以等到乾隆帝晚年,有人在私下里提议他站出来争取储位时,永璘却并不为所动,而是淡淡地说:“治理天下的担子对我来讲过于沉重,我一生中最大的梦想,便是将来能得到和珅的府邸,此愿足矣 。”等到和珅倒台后,嘉庆帝果然将和宅赐给永璘,满足他的愿望 。

纯庙末年,或有私议储位者,王曰:“天下至重,何敢妄觊,唯冀他日将和珅邸第赐居,则愿足矣 。”故睿庙籍没和相,即将其赐王居之 。见嘉庆年间礼亲王昭梿所著《啸亭杂录》 。
嘉庆帝虽然把和宅赐给永璘,但后者却并没有拿到整座宅邸的使用权,原因无他,有一半的宅第被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占据,而丰绅殷德的妻子,正是乾隆帝最溺爱的女儿固伦和孝公主(生母为惇妃汪氏) 。有鉴于此,所以等到丰绅殷德去世后,永璘才将另一半宅第收回,并恢复往日的规模 。
乾隆帝最小的儿子爱新觉罗·永璘,最终的命运如何?

文章插图
庆僖亲王永璘,高宗第十七子 。乾隆五十四年,封贝勒 。嘉庆四年正月,仁宗亲政,封惠郡王,寻改封庆郡王 。三月,和珅诛,没其宅赐永璘 。见《清史稿·卷二百二十一·列传八》 。
永璘既是嘉庆帝的亲弟,又因为“爱豪宅不爱江山”,很是让后者放心 。所以等到嘉庆帝亲政后(1799年),便将永璘由贝勒进封为惠郡王,不久又改封为庆郡王,准许其在内廷行走 。可永璘实在是不争气,屡屡有违礼之举,以故常遭嘉庆帝的惩罚 。
比如,嘉庆五年(1800年)正月,永璘在为颖贵太妃祝贺七十大寿时,因为没有向皇帝奏明,结果被勒令退出乾清门,并交由宗人府议处;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永璘在奏事时把奏折交于内奏事太监,因与体制不符,结果被罚俸禄,如此种种,不一而足(以上事迹皆见于《清史稿》) 。
乾隆帝最小的儿子爱新觉罗·永璘,最终的命运如何?

文章插图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三月,只想享乐的永璘走到了人生的尽头,嘉庆帝尽管对这位不争气的亲弟屡有怨言,但此时却也是心如绞痛,屡派皇子到病榻前探视 。为了能帮助弟弟“冲喜”,嘉庆帝还将他进封为和硕庆亲王,然而这一切却依然无法挽救永璘的性命 。
二十五年三月,永璘疾笃,上亲临视,命进封亲王 。寻薨,谥曰僖 。命皇子往奠,上时谒陵归,复亲临焉 。引文同上 。
乾隆帝最小的儿子爱新觉罗·永璘,最终的命运如何?

文章插图
就在进封为庆亲王后不久,永璘便撒手人寰,虚龄55岁 。永璘病死后被谥号为僖,葬于昌平城西南40里处的白杨沟内,至今该地仍留有墓园遗址 。纵观永璘的一生,虽然才智平庸、无上进心,但能在乾隆朝晚年波诡云谲的政局中全身而退,在嘉庆朝安稳度过余生,并且还实现生平最大的梦想,如此来论,未尝不是人生赢家 。
史料来源:《清史稿》、《清高宗实录》、《清仁宗实录》、《啸亭杂录》等
爱新觉罗永璘,是乾隆17个儿子里,岁数最小的一个 。他的老妈便是大名鼎鼎的令妃魏佳氏,魏佳氏还有个仔叫永琰,排行第15,也就是后来的嘉庆皇帝 。
也就是说永璘的老爹是乾隆皇帝,永璘的哥哥是嘉庆皇帝 。有这么一层身份在这儿摆着,可见永璘受到的待遇,那也是相当特别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