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因子宫内膜组织生长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而出现的病症 。根据其所处部位的不同,又分为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腺病)、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卵巢巧克力囊肿等 。此症多发于35~ 45岁的中年妇女,占育龄妇女的5%~ 20%,并常伴有不孕症 。也偶见于70岁以上的老年妇女 。此症的病因目前尚未明了,有少数病人有家族史,证明其发病也可能与遗传有关 。
根据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表现,中医将其归属于“癥瘕”、“月经不调”、“痛经”和“不孕证”等范畴,认为其发病机制复杂,但主要的还是“瘀血”在作怪,而瘀血的形成又常与肝郁气滞、脾虚生湿和痰瘀湿阻有关 。
【子宫内膜异位症该怎么治疗?】一、主要表现
(1)常有月经失调,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经前有点滴出血 。肛门坠胀,性交痛,且多以月经后半期更明显 。
(2)有继发性痛经或持续性下腹痛,呈进行性加重 。并可合并消化道、泌尿道症状,如排便、排尿疼痛,周期性便血、血尿等 。
(3)可出现周期性胸痛、咯血,经期或经后期低热,或有痛性结节 。
(4)大约有40%的患者出现原发性或继发性不孕 。
二、检查验证
(1)多为高龄未孕妇女,年龄在35~ 45岁之间 。
(2)子宫大小正常或稍大,多后倾固定,子宫直肠陷凹,炽骶韧带增厚,可触及痛性结节,常可扪及囊性包块 。
(3)应用孕激素或睾酮类药物治疗后,痛经减轻 。
(4)经腹腔镜或剖腹检查,可见子宫后壁和盆腔腹膜有紫蓝色痛性结节并与周围组织粘连,或者卵巢有巧克力样囊性包块 。
(5)经盆腔镜检查可发现盆腔有广泛粘连及压痛 。
(6)经病理检查子宫内膜组织可确诊 。
三、服药治疗
(一)非处方药选
中成药
(1)妇科得生丸 成人每次1丸(9克),日服2次 。本品有解郁调经之功效,主治气滞型癥瘕证(子宫内膜异位症) 。
(2)元胡止痛片 成人每次4~ 6片,日服3次 。本品有理气、活血、止痛之功效,主治气滞型癥瘕证(子宫内膜异位症) 。
(3)妇康片 成人每次5片,日服2次 。本品有补气、养血、调经之功效,主治气虚型癥瘕证(子宫内膜异位症) 。
(二)普通处方药选
1.西药
(1)醋酸甲地孕酮(甲地孕酮,妇宁,去氢甲孕酮) 成人每次5~ 10毫克,加服炔雌酮0.03~ 0.05毫克,日服1次,自月经第5天开始,连服3~ 6个月 。本品有极强的孕激素活性,约为炔诺酮的50倍 。
(2)安宫黄体酮 成人每次20~ 30毫克,日服1次,自月经第5天开始,连服3~ 6个月 。此为高效孕激素治疗 。
(3)丹那唑 成人每次0.4克,日服1次,自月经第5天开始,连服6个月 。此为假绝经治疗 。
(4)甲睾酮(甲基睾丸素) 成人每次舌下含化5毫克,每日1次,连服3~ 6个月 。此为雄性激素治疗 。
(5)孕三烯酮(内美通) 成人每次2.5毫克,每2周服1次,自月经第5天开始,连服6个月 。本品有明显的抗着床和抗早孕作用,并能加速孕卵的运行,有一定的排卵作用 。
2.中成药
(1)血府逐瘀胶囊 成人每次6粒,日服2次,空腹口服 。本品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扩张毛细血管,加速血流速度,改善血液的浓、黏、聚、凝状态之功效,主治气滞型癥瘕证(子宫内膜异位症) 。
(2)痛经片、丸 片剂:成人每次8片,日服3次;水丸:成人每次6~ 9克,日服1~ 2次 。连服1个月为1个疗程 。本品有活血散瘀、温经止痛之功效,主治寒凝型癥瘕证(子宫内膜异位症) 。孕妇忌用 。
(三)中草药处方药选
【药方1】陈皮(炒)、砂仁壳、藏红花各4.5克,月季花6克,云苓、制香附、茺蔚子、紫丹参(酒炒)、杭白芍、泽兰叶各9克,全当归(酒炒)15克 。
- 惊!肥胖女性易患子宫内膜癌
- 子宫位置下移会怎么样呢?
- 女性该如何保养子宫和卵巢?
- 产后有什么感觉才知道子宫恢复好?
- 剖腹产后如何帮助子宫归位,防止内脏下垂?如何把握黄金42天瘦肚子?
- 子宫内膜移位能吃豆类吗
- 肥胖女性易患子宫内膜癌
- 怎样练习收缩子宫操
- 子宫肌瘤最后会变成癌吗 子宫肌瘤手术后会癌变吗?
- 子宫内膜息肉的病因是什么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