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那么到底早期教育怎么做,才是真的对孩子的成长有利的呢?除了《父母的格局》中提到的语言、人文、音乐、艺术和运动的熏陶和对世界的探索、投入以外,我觉得还有以下几点:
一、阅读的习惯:
与电视节目和电脑游戏相比,书的吸引力可能没有那么强,但是电视和电脑却不能取代书籍 。电视节目声画并茂,感受直观,很受孩子们的喜欢 。但是电视有一个缺陷,就是孩子只能被动接受信息,对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培养创造力很有限 。
二、信心培养
信心的产生方式是自己做一件事被认可的次数,自己相近的人做这件事被认可的次数以及他人说服自己能做成 。
三、成就感
1、培养积极的心态:自信、容错、营造积极的氛围;
2、不抢夺孩子成就感:多倾听、少说教,多示弱,少逞强,多引导,少直接给结果;
3、保存内在动力:精神激励为主,不去为了家长的面子学习 。
四、家庭环境
1、陪伴是父母最基本的职责,父母的陪伴决定孩子的身心健康;
2、陪伴是金钱所不能替代的,提前规划陪伴时间,努力提升陪伴质量;
3、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吵架 。
五、学习能力的培养
学习的能力是个积累的过程,能力差距只会越拉越大 。一个人的行为变为习惯,习惯养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性格是可以改变的,从习惯做起!习惯100%迁移到学习中、工作中!特别注意专注力、守时、计划性的能力培养 。
六、品格塑造
生活中培养两种能力——懂礼貌、有独立意识
1)懂礼貌
懂礼貌的孩子人人爱,一个懂得礼仪的孩子,即使学习成绩差一点,老师也乐于接触,帮助提高;反之,即使学习再好,老师也保持距离 。孩子的生活习惯主要靠家长培养,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所以要培养孩子懂礼貌,家长要注意一言一行,做好孩子的表率作用 。
2)有独立意识
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一定要自己做,要给孩子多动手的机会,孩子在动手的同时,也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 。
今天在整理老师讲座的笔记时,我思考了几个问题:希望孩子未来成为什么样的人,作为家长的我又给出了什么样的支持?有时候觉得自己为孩子付出了全部,但是认真理性的思考,是不是真的付出了全部?迷失在网络、各种家务事上的时间和实质性给予孩子的时间相比,哪个多哪个少?当我把这些问题一个个列在纸上的时候,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了 。
所以,从今以后,我要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要对孩子有意义的付出,所有的一切需要的都是两个字:坚持 。养成好习惯是一辈子的事,方向正确了,剩下的就是坚持了 。孩子,妈妈和你一起努力、加油!
读《父母的格局》有感
早教教育首先不建议太早进行,在孩子二岁之前是还要和先和父母一起生活,建立起足够的安全感 。先让孩子吃好喝好玩好再建议给孩子进行早期教育 。
早教要注意不要只注意孩子硬知识的学习,比如算术,写字等等。
还要注意软知识可以和语言方面,孩子是幼儿期是语言发育的敏感期,这个时候给孩子学习语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早教就主要是孩子之间的互动,提高孩子的自律能力,建议同理心,提高社交能力 。

文章插图
#读《父母的格局》有感

文章插图
- 减肥_你是情绪性进食的人吗
- 你为什么总觉得饿?
- 减肥_为什么牛奶可以减肥
- 减肥_[图]大肚MM三款超简单消脂汤
- 三套动作 不知不觉造就你的纤纤细腰
- 美容专家教你如何在夏天来临前减掉小腹赘肉
- 祝你破壳日发的句子
- 减肥又能丰胸的食品你可知道
- 教你了解六大瑜伽类型
- 24个减肥小习惯 做得越多你越瘦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