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身体必须体检的有哪几项?( 二 )


对于健康状况良好的青壮年,每1~2年检查一次,检查的重点是血压和心、肺、肝、胆、胃等重要器官 。
对于中老年人,见于各种疾病的患病率明显增加,因此,检查的间隔时间应缩短至半年左右 。
特别是步入60岁的老年人,间隔时间应在3~4个月左右 。检查项目应该包括心脑血管、B超或彩超检查、胸部摄片、血糖、血脂、眼底检查、骨密度检测、大便潜血试验和肿瘤标志物检查等 。
对于已婚妇女,除进行上述常规检查外,还应定期(每年1次)检查子宫和乳腺,以便早期发现妇女多发的宫颈癌和乳腺癌 。女性从40岁开始,每年要做一次乳房检查 。女性从结婚开始,每年要做一次宫颈涂片检查 。
对于儿童,要检查体重、身高、头围、血常规、微量元素、血铅、五官科、性器官等 。出生6个月以内的孩子每月查一次;6个月~1岁的孩子每2个月查一次;1~2岁的孩子每3个月查一次;2~3岁的孩子每半年查一次;3岁以上的孩子每年查一次 。
对先天的语言发育障碍、听力损伤、斜视等疾病要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
对于经常腰痛和小便、白带、月经改变的病人,应该检查尿常规、白带常规、肾功能、腰椎正侧位拍片、腰椎CT、腰椎核磁共振检查、膀胱镜、泌尿系和妇科B超等检查 。
对于经常头晕、头痛、目眩的病人,应检查血压、头颅CT、头颅核磁共振检查 。
对于经常水肿的病人,要检查尿常规、肾功能、腹部B超、心功能、肝功能和甲状腺功能等 。
对于体重减轻、口渴多饮、多食多尿的病人,要检查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 。
对于经常胃痛、胃胀、烧心、泛酸、口苦、口臭、呃逆、嗳气的病人,要检查胃镜、幽门螺旋杆菌 。
对于经常腹痛、腹胀、腹泻、肠鸣的病人,要检查大便常规、大便细菌培养、结肠镜、小肠镜检查 。
对于经常咳嗽咯痰、胸闷胸痛、发热恶寒、时有咯血、喉中哮鸣、呼吸困难、唇甲紫绀的病人,要检查痰涂片、血常规、痰菌培养、血菌培养、胸部拍片、胸部CT等检查 。
对于肝区不适、恶心厌油、乏力腹胀、食欲减退、巩膜皮肤黄染的病人,要检查肝功能、病毒性肝炎系列和腹部B超或CT等检查 。
对于经常心前区疼痛、心悸、胸闷、气短的病人,要检查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三位拍片、心脏彩超、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 。
对于教师,由于粉尘对肺部和咽喉部的刺激,以及长期站立和不良坐姿对腰椎、颈椎的影响,应着重胸片、耳鼻喉科、腰(颈)椎正侧位片检查;
销售人员饮食不规律、饮酒量大,易造成消化道疾患,应做肝功能、血脂、血尿淀粉酶、血脂肪酶、血胰酶、胃镜、幽门螺旋杆菌等检查;
伏案工作的办公室一族最应注意的是颈椎正侧位片、腰椎正侧位片、血脂和血糖的检查 。
糖尿病、脑血管意外、冠心病、乳腺癌、结肠癌等疾病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如果您有明确的某种疾病的家族史,应增加与之相关的体检项目 。
如亲属曾患有结肠癌,应做肿瘤标志物监测和大便潜血、结肠镜、腹部CT等检查 。
对于有冠心病家族史的中年人,应做血脂、动态心电图、心三位拍片、心脏彩超、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 。
有慢性乙肝病史者,应每年检查一次甲胎蛋白、肝功能、病毒性肝炎系列、HBV—DNA、腹部B超或腹部CT 。
对于亚健康人群,应每年做一次骨密度、餐后血糖、肿瘤标志物、脑部CT以及妇科检查、宫颈刮片、心脏检查、眼底检查、口腔检查等 。
时下,关心自己健康的人越来越多,定期进行体检的人也越来越多 。可对如何进行正确的体检,人们认识上还存在一些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