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年都柏林爆发抗英的“复活节起义” , 该事件引领爱尔兰历史走向 。1921年12月 , 英国允许爱南部26个郡成立“自由邦” , 享有自治权 , 新教徒为主的北部6郡(现北爱尔兰)仍归英国 。1937年 , “自由邦”成为英联邦内的共和国 。1948年12月 , 爱尔兰脱离英联邦 , 次年英国承认 , 同时拒绝归还北部6郡 。1998年 , 爱英两国政府与北爱各党派联合签订《北爱和平协议》 。
爱尔兰人、特别是思想知识界难忘历史痛楚 , 他们弃绝盎格鲁撒克逊 。爱尔兰1973年加入欧共体 , 在欧洲大陆找到真正伙伴 , 1999年成为欧元区成员 。殖民地经历和马铃薯饥荒使它外交政策饱含人道主义精神 , 成为“根深蒂固的第三世界主义者” 。二战至今爱一直奉行中立政策 , 1999年底成为北约“和平伙伴” , 同时重申无意加入 。
融入欧洲 , 从封闭走向开放 , 爱尔兰实现飞跃式发展 , 由传统农牧业国转型为以IT电子、生物制药、食饮加工和金融服务业等为支柱的发达国家 。早在1959年 , 爱尔兰创设世界第一个出口加工区 。它有人口结构年轻(25岁以下人口占比超过40%)、技术水平高、成本比邻国低的劳动力优势;政策方面有税收优惠 , 教育和高新产业倾斜;再有英语文化背景 , 与美国关系密切等长项 , 成为持续吸引高科技领域外商投资的原因 。20世纪90年代至新世纪伊始 , 爱尔兰经济增长列欧盟之首 。2008—2010年它因金融危机沦为“欧猪国家”之一 , 接受欧盟675亿欧元紧急援助 , 但爱尔兰凭借开放、重组、紧缩、就业和创新机制 , 2013年底“脱援” , 次年发债受到追捧 , 现已彻底走出危机 。2016年 , 该国实现GDP2940亿美元 , 预期寿命81.5岁 。曾经以“泥炭、漂亮姑娘和廉价劳工”出名的国家已然成为“凯尔特虎”——有活力的高科技、软件之国 。
坚守与变化在这里奇妙地结合 。天主教历来是该国一股强大的力量 , 其伦理道德在教育和日常生活中仍具有深刻影响 , 全国90%的人受过洗礼 , 85%的居民定期前往教堂 , 人口出生率一直在欧洲名列前茅 。在经历两次全民公决的艰难历程后 , 1997年 , 离婚和再婚终于合法 。2004年爱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全面禁烟国 , 2015年5月 , 全民公投中62%支持同性婚姻 , 成为“创造历史”的一次“巨变” 。
千百年来 , 爱尔兰人一直尊奉“自然、传统和宗教”的信条 , 坚守天主教徒沉默和忍耐的美德 , 以宽宏大量、富有同情心、勇敢和快乐的民族形象示人 。绿色是爱尔兰国家和民族的永恒色彩 , 因为这个满目翠绿的岛屿不似欧陆国家的繁华 , 还有三叶草、“绿色节日”圣帕特里克节(它已成为美国的非法定节庆假日)与绿色盛装 。爱尔兰岛轮廓就像一架竖琴 , 在该国 , 竖琴不仅仅是一种乐器 , 它从16世纪出现在硬币上 , 更早是国王的盾徽 , 1945年成为国徽图案 , 象征宁静、和平、博爱的颂歌 。
爱尔兰文学艺术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 因为战胜无尽悲剧的最好方法是无穷的乐观 , 他们把一醉方休的直爽与率真 , 一针见血的自嘲与幽默 , 没完没了的雄辩与闲聊 , 源远流长的乡土与忧患 , 连同被异族占领的忧伤与愤怒化为诗歌、小说和流行音乐 。因为有讲不完的故事 , 加之宗教祭司的口述传统 , 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散发着浓郁的文学气息 。有人把爱尔兰文学比作音乐上的奥地利——堪与强邻英国媲美 , 文学巨匠有斯威夫特、王尔德、乔伊斯、萧伯纳、贝克特、叶芝、西尼 , 后四位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 《尤利西斯》的作者乔伊斯的成就更大 , 他“已经把英语用完了” , 并以杜撰的人物创造了一个世界性的节日“布鲁姆日”(6月16日 , 年轻人浪漫约会、地球人体验都柏林的节日) 。音乐与歌舞是爱尔兰享有国际声誉的又一领域 。当地的酒吧余音袅袅 , 音乐释放的情愫与黑啤酒和威士忌交融 , 让人飘飘欲仙 , 而《大河之舞》、《夏天最后一朵玫瑰》、U2、男孩地带、西城男孩、凯尔特女人等更把激情与美好留给世人 。
- 人生的价值到底是什么?
- 被自己美到是什么感觉?
- 室内不喜光的植物有哪些?
- 睡眠充足是减肥成功的基本条件
- 风靡英国“减肥唇膏”只是美丽的谎言?
- 我的世界如何制作扶手电梯
- 装修时要不要在墙面上挂网?要求全屋挂网的工人,是不是想坑我?
- PS变暗模式
- 换屏之后打不了王者
- 乳头堵奶如何解决?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