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被称为“妖妇”的埃及艳后能获国民拥戴呢?( 五 )


安东尼完全成了她的俘虏,跟随她一起去了埃及 。安东尼在埃及克利奥帕特拉的温柔乡里度过一个漫漫的长冬 。此后,两人更是在塔尔苏斯同居达12年之久,而克利奥帕特拉也给安东尼生育了3个子女 。克利奥帕特拉通过这种方式不仅保住了她的王位和埃及王国,而且进一步助长了她的贪婪 。
然而,过度的贪婪从来就不会有好的结果 。安东尼为了讨好克利奥帕特拉,竟然把叙利亚东部地区、赛普勒斯岛以及纳巴特王国等罗马的占领地赏赐给了埃及 。他的做法被曝光以后,全国哗然,群情激愤,并把他这一行为贯以“卖国”的罪行 。罗马元老院也表达了强烈反对,通过元老大会,剥夺了安东尼的执政官职务以及其他一切权力,并且宣布安东尼是“国家的敌人” 。安东尼名誉扫地,丧失了国内的有力支持 。
公元前31年,安东尼和克利奥帕特拉七世联军与屋大维在阿克提乌姆海角发生了一场决定生死命运的战役---亚克兴海战 。按理来说,安东尼和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应该会同气连枝,全力以赴,为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而竭尽全力 。然而,当正值战斗方酣,安东尼舰队受挫之时,一向见风使舵的克列奥帕特拉七世似乎预见了安东尼的失败,于是率自己的舰队突然从激战中撤离,驶回埃及 。最终导致安东尼在这场生死攸关的海战中大败而归 。战败的安东尼万念皆灰,伏剑自刎 。
克利奥帕特拉再次逃回埃及 。当屋大维率领的罗马军队兵临城下的时候,克利奥帕特拉试图故技重演再度色诱屋大维,尽管克利奥帕特拉依然风情万种,但屋大维却始终不为所动 。埃及女王克利奥帕特拉逼迫自杀 。古老的埃及托勒密王朝就此覆灭了 。而不解风情的屋大维自此建立了强大的罗马帝国 。
这位古埃及托勒密王朝的末代女皇,她那传奇般的绝世美貌,她与凯撒、安东尼等英雄人物的情缘,曾经激发过历代诗人、作家、画家和艺术家们的丰富想象力,如但丁的《地狱》、莎士比亚的《恺撒大帝》等,都曾将其描述为一个“旷世的肉感妖妇”;而萧伯纳也称她为“一个任性而不专情的女性” 。时至今日仍不断地成为作家、艺术家和电影工作者的创作题材和宠儿 。
莎士比亚1608年的悲剧作品《安东尼和克莱奥帕特拉》、19世纪一些西方艺术家的作品和现代好莱坞电影业都在不遗余力地描绘埃及艳后的美艳形象 。在好莱坞电影中,克莱奥帕特拉是一个能迷倒王侯将相的性感尤物 。1963年,美国福克斯公司斥巨资拍摄影片《埃及艳后》,重新演绎克莱奥帕特拉的传奇人生 。
当然,绝非只凭美色来保家卫国,捍卫自己的王位 。她在外交过程中运用的技巧与手段跟我们现在处理国际关系时的做法其实也并没有什么两样 。而这也充分体现了埃及艳后的真正智慧 。克利奥帕特拉在位时不仅维护了埃及国家主权的完整,还给当时的埃及带来了一时的盛世和繁荣,并成功将尼罗河的水引到亚历山大城 。因此,受到了埃及民众的爱戴 。
评价一个人因立场不同,结果也会截然相反,而作为敌对的罗马,人们对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则恨之入骨,认为她是除了汉尼拔以外构成对罗马最大威胁的女王 。故而将克利奥帕特拉描绘为一个爱勾引男人的风流女王和红颜祸水 。
历史的车辙已碾过了2000多年!而今天的你认为埃及艳后克利奥帕特拉是怎样一个人呢?
她是罗马的祸水,却是埃及的救星 。

为何被称为“妖妇”的埃及艳后能获国民拥戴呢?

文章插图


埃及对我来说一直就是一个非常神秘的国度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ps:我读的书是以这个名称),她有着最富盛名的尼罗河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她造就了埃及的富饶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