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生小孩最艰难的就是头几年,孩子的奶粉,尿片,玩具,还要一个人专职的带孩子 。一些夫妻本来也想多生一个,也担心负担不起而选择了放弃,现在的情况是80后是生育的主力军,他们之中有些的想生却有些不敢生,一犹豫也就过了生育的最佳年龄 。
90后跟80后也就相隔十年,思想观念的差异就大了去,无异于是一道鸿沟 。有些人哪怕拿一堆钱放在她面前,她也未必肯生 。
曾有一位90后的年轻妈妈跟我聊起她的育儿观:“这辈子不管男女,顶多生两个孩子,如果婆家逼着我生三胎,我宁可离婚” 。90后的妇女一来生小孩怕疼,生了小孩又反感带小孩,也担心将来孩子多了要累一辈子 。估计就算是国家出台奖励措施,对她们也是绝缘 。
对于城市里的育龄夫妻,每个月奖励300~500元,估计是隔靴搔痒不起作用 。就算是奖励每月3000~5000,如果能持续好些年,效果或许还有那么明显,否则的话,效果可就要大打折扣了 。
这笔账其实谁都会算,城市不比农村,他们的生活成本和育儿成本要高的多 。有人曾算过一笔账,在城市里要把一个孩子抚养成人,不花费上100万这肯定办不到的 。除非国家这种生育奖励政策能够一直伴随孩子成年,否则也很难真正调动城市夫妇的生育积极性 。
总之,如果这位经济学家的建议能够得到采纳和落实,对生育率的提高那是肯定的 。至于是呈井喷爆发状,还是缓慢上升状那就不得而知了 。
我个人认为,如此高的奖励在目前看来是不太现实,能够达到攀枝花市一样每月300~500元的水平,并能够在全国大范围推广,都已经算相当可以了,对提高生育率都有积极的作用 。
谢邀
从全局来看,这个办法未免窄了,其实提高生育率重在提高收入上,或者减负上 。
只要目前,住房,医疗,教育,全部免费,老农民有养老金 。生育率必会有提高 。
提高生育率是全民的事,而不是三胎可以解决的 。这也和区区几个富人拉动不起来消费高潮一个道理 。
一个国家必需考虑大多数人的实际经济能力,而不是什么,皮作为穷富的标准 。
一百个人只有一二个人拥有几个亿,而实际九十八个人没有存款,而一平均,人人都富了 。这不是荒唐吗?那二个人能撑起人口生育,或者消费这样的大事来吗?
而如果二富豪再移民外国,岂不更糟糕 。
这三千五千,从哪里来,不可能,国家肯定不出这部分钱 。应该学前几年计划生育那样,让不生者,每月交社会抚养费,一胎者少交,用这钱去奖励生三胎者,国家有的是办法,用金钱作为杠杆,害怕治不了你不结婚不生孩子的 。
有可能 。现在教育医疗费用都规范了开支少了许多,房子也不会再贵的离谱,甚至可能降价,这样一鼓励可能行 。关键是生三胎大多年轻人可能不生,二胎会普遍 。
专家的建议不太靠谱呀!主要是脱离群众,不接地气,所以提的建议注定效用不大 。
要知道,现在生育率低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生育率低的最根本原因是经济负担不起,生活压力山大 。
1、最主要教育成本太高,压力山大 。目前,教育取仕制度有问题 。本来,高考是用来筛选人才的 。但现在,有钱人的孩子即便是资质非常平庸,他们也可以通过花大把的钞票,开小灶,寻求优质教师进行课外辅导,这样,就等于非常不公平地堵死了普通家庭很有资质孩子的进取之路 。既然普通人的孩子生下来,注定要当人下人,那又何必生下来受苦呢?
2、优渥的社会资源被垄断 。作家的孩子,即使写的东西狗屁不是,也是作家 。演艺圈目前还是香饽饽,所以影视明星的孩子,都是小童星 。王思聪很能干吗?不过是有一个身家过亿的爹 。做什么事,圈子里的人都明里暗里大家互相帮衬而已,肥水不流外人田 。不是圈子里的人,休想有公平竞争的机会 。优渥的社会资源,就这样一块一块地被“圈地”了 。
- 大张伟澄清“犯毒瘾”真相 称是减肥惹的祸
- 产褥期 坐月子又称,期间产妇最怕产褥热,容易出汗体质如何避免产褥热,避开月子病?
- 炼出健美匀称双腿的简单体操
- 怎么打开手机称重器
- 青岛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 女人到了40岁,就应该被称为“中年妇女”吗?
- 一月为什么称作元月?
- 一月为什么称作元月?
- 五谷素被指致服用者患病 专家称减肥药害你没商量
- “你们帮我看一下,就这4个苹果能称出来有3斤?”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