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子宫内膜?

子宫是一个有“腔”的肌性器官 。子宫内膜是宫腔内覆盖在宫体肌层表面的一层具有一定厚度的膜性组织 , 可以避免肌层粘连;子宫内膜具有周期性变化的特点 , 是孕育生命的温床 ,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
子宫内膜分为基底层和功能层 。基底层是功能层的后备军 , 若基底层受到损伤会影响内膜修复 。功能层受卵巢分泌的激素的影响 , 呈周期性变化 , 子宫内膜的变化分为三期 。依次是增殖期、分泌期和月经期 , 循环往复直到绝经 。卵巢分泌的变化来源于卵泡的生长发育 。正常情况下 , 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对应着卵巢里的卵泡的生长发育 。

什么是子宫内膜?

文章插图

1.月经期
从月经来潮的第一天算起 , 卵泡就在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的刺激下开始生长发育 。在月经期 , 子宫内膜功能层脱落 , 内膜厚度此时较薄 , 仅仅1-2毫米 。随着卵泡渐渐发育 , 雌激素合成增加 , 内膜基底层细胞开始增殖和修复活动 , 经期慢慢结束过渡到增殖期 。
2.增殖期
增殖期也叫做卵泡期 。由于卵泡生长发育分泌越来越多的雌激素 , 子宫内膜细胞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呈现增殖状态 , 腺体和内膜螺旋小动脉发育 , 内膜增厚 , 此时的内膜可达到8mm-12mm左右 。
什么是子宫内膜?

文章插图

3.分泌期
随着卵泡发育成熟 , 大量雌激素诱发LH排卵峰 , 卵泡破裂排卵 。排卵后的卵泡壁形成黄体 , 开始分泌孕激素;内膜在孕激素的作用下向分泌期转变 。孕激素让子宫内膜开始旺盛的分泌活动 , 在排卵后7天达到高峰 , 这也是黄体高峰期 , 与胚胎着床期同步 。如果把内膜比作土壤 , 这个时候的内膜就是土壤最肥沃的时候 , 也叫”种植窗“”着床窗” , 此时胚胎已经发育成囊胚 , 容易着床到子宫内膜中 。胚胎植入后的子宫内膜细胞变成蜕膜 , 和胚胎细胞相互作用形成胎盘 , 供给胎儿发育 。此时胎盘也会分泌激素支持卵巢黄体的发育 , 如果没有受孕 , 黄体就会退化 , 雌孕激素也会慢慢下降 , 内膜没有了雌孕激素的支持 , 功能层就会从基底层崩解脱离 , 伴随着出血 , 形成月经 。子宫内膜的分泌期转化 , 可以避免内膜细胞长期处于增殖状态带来的恶变风险 , 因此子宫内膜转化到分泌期后脱落形成月经 , 是内膜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
除了周期性 , 子宫内膜和肌层也是存在密切关系的 。内膜在肌层平滑肌的微弱的收缩带动下 , 会产生蠕动波 , 因此子宫内膜也具有一定的蠕动性 , 有助于经血排出、精子上游等;而在着床期时 , 内膜相对安静 , 有利于胚胎着床 。
子宫内膜的健康在广大女性的一生中意义重大 , 让我们好好呵护自己的子宫 , 让健康快乐常伴左右吧!
【什么是子宫内膜?】

子宫内膜是指构女性子宫内壁的一层膜 。子宫内膜分为:基底层和功能层 。
基底层与外面的子宫肌层贴近 , 这一层的内膜不会受到激素的影响 , 不会发生变化 。
功能层在基底层的表面 , 既然叫功能层 , 那有什么功能呢?其实来月经和怀孕就看这一层内膜的好坏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