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一日三餐的?】从史料的角度来看,中国人应该是在宋代开始出现一日三餐制的 。宋朝之前,中国人的用餐习惯是一日两餐 。但到了宋朝时候,一日三餐已成为平民的饮食习惯 。我来举一些证据:宋代有一篇《龙舒净土文》透露了当时人一日三餐的习惯:“如两餐皆肉,且一餐以素” 。
南宋人方回也提到东南僧人的饮食习惯:“诸寺观不耕而食”,“披剃之余,二粥一饭”,二粥一饭显然就是三餐 。南宋理学家陈淳也说,乡村贫苦客户“不能营三餐之饱,有镇日只一饭,或达暮不粒食者”,“三餐之饱”成为一个词语,显示当时人们已形成了一日三餐的生活习惯,只不过穷人还无法保证一日三餐 。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还有一部分宋朝人保持着一日两餐的习惯 。程民生先生的《宋代物价研究》便认为,“宋人与现代人不同,每天仅早晚两餐” 。程先生举了几个例证:政和六年,曾贵为宰相的张商英在写给友人的一封信中提到:“老夫行年七十有四,日阅佛书四五卷,早晚食米一升,面五两,肉八两,鱼酒佐之,以此为常 。”庆元年间,饶州寓士许某,“家四壁空空,二膳不足” 。
南宋末方回的文章还说到东南一般平民的日常餐数:“人家常食百合斗,一餐人五合可也 。多止两餐,日午别有点心 。”说的是一日两餐半,两顿正餐的中间,吃一顿点心 。这大概是从两餐制向三餐制过渡的现象 。
综合起来看,我们认为,宋代的民间已经出现了一日三餐的饮食习惯,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维持一日三餐,大量贫民只能日吃两餐乃一餐;还有一部分并非贫穷的宋人也保留着之前的一日两餐生活习惯 。
现在我们通常说一日三餐,其实这个传统的时间并不长,这个生活习惯对于普通大众是解放后才出现的 。在此之前,中国人一直是一日两餐,也就是只吃两顿饭 。这才是中国人的传统习惯,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文章插图
在村口吃饭
从史料所记和考古发现来看,在原始时期并无“一日三餐”概念,而是“饥则求食,饱则弃余” 。也就是原始时期人们吃饭是没有时间概念的,有食物时才吃,没有食物时就想办法找吃食,找不到就饿着 。

文章插图
吃饭
在进入文明后的中国古代,一般家庭也没有早中晚三餐,只有朝食和哺食,也就是一早一晚的意思 。古人的作息时间与我们现在的情况有很大的不同,由于古代的夜生活几乎没有,没有电灯、电视、手机,古人们基本上晚上七八点就开始休想了,换句话说,基本上天黑就睡觉 。既然睡的早,那起床时间自然也早 。古人们基本上在六点之前就已经起床了,皇帝上朝就是这个时间,大臣们五点就要从被窝里爬起来 。早饭的时间大概是上午9点多的样子,太阳到达天空东南角的位置时开始吃饭,也就是9点多 。请注意,吃完饭以后,是没有现在的午饭的(一定要吃饱) 。晚饭的时间大约在下午4至5点之间,吃完这顿饭以后,古人们基本上就要准备睡觉了 。当时没有什么夜生活,朝廷推行宵禁政策,随便在大街上晃悠被抓住可不得了 。

文章插图
家门口吃饭
细究的话,从商朝开始,人们的日常活动规律已被分成8个时段,人们吃饭的时段分别叫“大食”为上午7时至9时,“小食”是15时至17时 。到了汉朝时,统治者为了显示自己的身份,一天多吃了几顿饭还大做文章 。而当时,天子一般是一天四顿饭,而王公大臣们一天三顿饭 。西汉时,给叛变被流放的淮南王的圣旨上,就专门点出,“减一日三餐为两餐” 。
- 芙蓉什么时候开花
- 它是最实惠的养生法,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多做一次,身体就好一点
- 孕妇做四维彩超什么时候做?费用要多少?
- 如果补胶原蛋白,什么时候吃效果最好?听说还分时间段?
- 6个月大宝宝不爱喝水咋办?什么时候开始给宝宝用学饮杯?
- 新生儿什么时候用枕头
- 孕九周4天,孕吐到底什么时候结束?
- 在怀孕时,什么时候吃鹅蛋最好?
- 第一胎怀孕一般什么时候会有胎动?有哪些注意事项?
- 紧急避孕有效时间是什么时候?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