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规矩有很多 , 佛教礼仪就有上千种 , 拜什么佛用什么佛教礼仪 , 也是有讲究的 , 因此就有了各种的佛教的礼仪方式 。什么上供 , 普佛……都是佛教礼仪的一种 。本期的佛教礼仪带你去了解什么是普佛 , 普佛是什么意思 。
还想要了解》》汉传佛教日常礼仪
普佛就是打坐念经 。
普佛
“普佛”一词来源于隋代信行所创立的三阶教 。三阶教将佛法分为普法和别法 。所谓普法 , 即于法不分大小 , 于人不辨圣凡 , 普信普敬 , 不尊此法而斥他法 , 所以名为“普”;所谓别法 , 是分别大小乘法和圣贤凡夫 , 所以名为“别” 。
信行认为在佛灭后初五百年的正法时期 , 众生的根机只能学一乘法;第二个五百年的像法时期唯学三乘法 , 所学各别 , 所以称为“别法” , 全称为“别真别正法” 。在佛灭后一千年的末法时期 , 众生由于根机较钝 , 具有空有偏见故 , 如果偏学大乘或小乘 , 就会受此憎彼 , 必然造成谤法之罪 , 所以第三阶相应的佛法 , 名为“普法” , 全称为“普真普正佛法” 。
三阶教归依的佛有五种 , 即真佛、应身佛、形象佛、邪魔佛(外道诸神、佛菩萨所变应身)、普真普正佛 。而普真普正佛又有四种 , 即如来藏佛、佛性佛、当来佛、佛想佛 , 就是“普法四佛” 。
三阶教认为 , 一切迷于现实的众生 , 从其本有可以为佛的可能性 , 即如来藏或佛性来看都是佛 , 因此一切众生即为“如来藏佛”和“佛性佛”;如果这种可能性开发实现时便成为佛 , 所以一切众生都是“当来佛”;对一切众生皆作佛想 , 所以一切众生都是“佛想佛” 。
正因为如此 , 世界众生无不为佛 , 所以四佛实际是一“普佛” 。既然一切众生都是如来藏佛 , 故对一切已成未成诸佛 , 应该加以尊敬 , 这就是普敬普礼;因为末法众生具有空有邪见 , 所以应该劝他们认识到自己的罪 , 因此三阶教非常重视忏悔 。所以 , 普礼请佛与忏悔认恶便联系起来 。
由于三阶教重视普礼诸佛与忏悔 , 所以信行编有《七阶佛名》作为礼佛忏悔的仪式 。根据敦煌文书发现的几个《七阶佛名》写本 , 或称为《礼佛忏悔文》 , 或称《昼夜六时发愿法》 , 内容次序虽有不同 , 但都是三阶教徒持诵的课本 。
【汉传佛教礼仪,普佛是什么意思】《七阶佛名》的礼诵次序是:敬礼常住三宝、叹佛功德、普光佛等五十三佛、释迦佛等三十五佛、宝集佛等廿五佛、忏悔文、梵呗文、说偈文、三归依文、无常偈等 。这一系列宗教仪轨 , 成为后来中国佛教寺院晚课及“打普佛”的母本 。
- 打电话要讲究哪些礼仪
- 想学习社交礼仪和为人处世类知识,有没有好的推荐?
- 佛教七宝是哪七宝?七宝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 大乘佛教的现代意义:劝人多行善
- 礼仪的原则是什么?
-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菩萨分别是谁?
- 佛教十供养,供养的礼仪和功德
- 大乘佛教净宗介绍,在大乘佛教中的地位
- 佛学和佛教的区别在哪里?其源为一
- 佛教经典经书之一:大乘起信论多少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