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作为全球长期的趋势,只要经济增长能够承受其负担,本身不是问题;但在我国将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从社会方面来说是社保负担加重,从经济方面来说,主要问题是增长动力不足:
一是过去的人口控制政策、长期的低生育水平,导致自2010年起可供给的新增劳动力数量下降,普通劳动力短缺,即传统的比较优势、人口红利消失,经济的潜在增长率降低;
二是人口抚养比由过去的下降转为提高,国民储蓄率自然因此降低,过去高储蓄为经济增长所提供的资本积累也会减少,要素供给不足,自然经济增长速度下滑 。
如何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的问题,一方面当然是计划生育政策放开,但这在短期内并不能减缓老龄化的速度;从经济上说,关键在于如何保持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只要经济增长的速度能够抵消老龄化的影响,人均收入水平提高,政府财力增加并足以建设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则全体人民的总体生活水平、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不仅不受影响,而且能够提高,这既是根本解决之道,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标 。
发达国家应对老龄化的措施,从提高生育率的角度已无挖潜空间,但其经济发展水平足以应对老龄化的财政压力与社会问题 。至于劳动力供给减少,应对方式有三:
一是提高劳动者的受教育水平,从而提高全社会的人力资本水平,带动劳动生产率提高;
二是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尤其是自动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带来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三是人口流动和移民政策,从不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国家的资本、劳动力(尤其是高技术移民),带来要素的集聚 。
比如日本,从90年代以来大力推广自动化技术和机器人应用,来抵消劳动力供给减少的问题,其机器人研究水平在全球处于前列 。我国目前搞的中国制造2025、鼓励企业机器换工,对企业自动化、开展智能制造有很多扶持政策,其实大量企业还是采购日本生产的机床以及工业机器人(全球四大机器人厂商,日本独占其二) 。
发达国家应对老龄化的三种方式,我们当然也可以借鉴,只是第三点吸收移民以及移民带来的人力资本或资本不太现实 。不过从人口角度,我们还要一项很重要的制度红利没能发挥:改革城乡户籍二元结构,解决农民工市民化问题,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从而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能够增加大量的可持续的产业工人 。
劳动力从生产率低的农业部门转移到生产率高的工业部门、服务业部门,自然能够提高经济的生产率,带来社会财富的增加 。同时,推进农村土地制度的市场化改革,实现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经营,加速农业现代化,也能够带来新的增长红利 。可以说,新型城镇化、户籍制度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改革深水区能有实际推进,则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的冲击、人民福利的影响,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
至于现在所说的延缓退休,其实对增加劳动力供给、提高生产率来说,并无太大帮助 。与现在的年轻人相比,临近60岁的人群平均受教育年限较短,而且身体状况不佳,更难以学习新的技能,无法适应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在劳动力市场上更容易受到歧视 。
人类的老龄化问题不只是一天半天了 。令人非常奇怪的是,只要经济越发达,人们的生育意愿就越低 。
我国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逆转期 。我国的经济上不够发达,但是老龄化社会突然而来,似乎进入了一个未富先老的陷阱 。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7年我们,国家的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了2.4亿,占总人口的17.3% 。
- 产后脱发严重怎么办?
- 中国女排为拍电影一直到深夜,张常宁站着都能睡着,网友表示太心疼。对此你怎么看?
- 近期辽宁开原龙卷风受灾严重,可是辽宁铁岭并不临海,如此强烈的龙卷风是如何形成的?
- 家装行业太需要这场“718”了
- 妈妈孕期反应太严重,有哪些方法可以缓解孕吐反应还益于宝宝发育的?
- 当初装修太心急!犯下15大装修败笔,气得老婆拿鞋底抽我,太惨了
- 现在生活压力太大,男人的承受极限是什么?
- 天蝎座是个什么物种?
- “一直穷的人,一般都是性格缺陷或者阅历太少所致”,你怎么看?
- 三十而已太太圈各位太太结局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