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少清华北大博士宁愿去中学当老师,不去高校任职?

一是中学教育越来越具有挑战性,社会地位不断提高;二是高校教师努力的成本收益快速变窄 。
可能是这些博士对科研失去兴趣,只愿意教课 。如果去高校,要拿高级职称必须有过硬的科研成果,而去中学则无此要求 。而且这些中学都是顶级的,给予的待遇也很不错 。
现在高校非升即走,压力非常大,另外,高校的事业编制可能保不住,而中学教师是事业编,待遇参照公务员,很不错 。
第一个问题,博士到中学任教,在学力上没有浪费,毕竟中等教育也是需要高水平的老师的 。博士就是多念几年书,未必都可以胜任科研工作,让一部分缺乏科研兴趣的博士服务中等教育,其实还是好事,可以促进教育程度的连续进步 。特别是清华北大的博士生,更加深黯学习之道,更加注重知识传承细节 。人们不是常说:学习好其实就是方法好吗,在方法上可以有效指导、知识上高瞻远瞩,于学生是一种幸运 。
第二个问题,不少的博士生因为畏惧科研贪图高薪去中学任教,是一种安逸思想的习惯使然,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那些精致利己主义者了 。北大教授说,北大在培养很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绝对不是空穴来风 。其实,利己主义者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这部分人非常聪明绝顶,知道自己的奋斗目标,而且能够左右自己的情绪以实现自己的目标 。体现在学习上,就比一般的学生早熟,更可以接受教育,以实现自己的华丽转身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是没有多少家国情怀的,更多的是自己利益最大化的考虑 。这个就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那么多的顶尖人才留在国外、而不是回国工作 。清华北大每年录取的高分考生,其中大多数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
适者生存 。
宁做牛头不做凤尾 。留在清华无足轻重,到中学,首当其冲,发展空间大,更务实 。
有具体数据吗?
估计因为这些清华北大硕士的第一学历不是211,不能到高校当老师
非升即走的大学教师聘任制让许多博士心有所悸,高校并不安逸 。
【为什么不少清华北大博士宁愿去中学当老师,不去高校任职?】相反,中学相对较舒适,压力也不大,待遇也较高,何乐而不百呢?!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