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州的傣族也兴清明节扫墓上坟 , 而且还要在坟山祭祀献饭 , 下午回到家杀猪宰羊办伙食宴请亲戚聚餐 。哈尼在坟山还兴鸣放铜泡枪 。临沧市习俗有在坟山生火煮饭熬鸡在墓前吃饭 。(配图2:元阳县傣族服饰)
清明本是24节气中一个普通的岁时节令 , 至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 。起初 , 清明节并没有祭祀先人的习俗 , 但后来逐渐与日期相距仅一两天的寒食节相融合 , 发展为中国重要传统节日 。这个节气万物复苏 , 是适合耕种的时令 , 从此进入农事大忙的阶段 。
寒食节本是古代的禁火忌日 , 后来与晋文公悼念恩人介之推的传说相附会 , 寒食节扫墓成了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 。清明节与寒食节 , 两个民俗节日交融后 , 禁烟冷食的习俗日趋淡化 , 祭祀先人的习俗越发凸显 。由于我国的历史起源于农业文明 , 农耕技术、家庭事业、宗亲宗族等都讲究世代传承 , 所以2000多年来 , 清明节追思先人 , 成为中国人传承不息的特有风俗 。
在我国 , 除了汉族以外 , 还有一些少数民族同样有过清明节的习俗 , 如我国北方的满族、赫哲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锡伯族;以及南方的壮族、侗族、彝族、白族、畲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土家族、纳西族、布依族、普米族等共计25个民族 , 都过清明节 , 只是过节习俗不尽相同 。
例如 , 壮族群众对祭扫祖先陵墓十分看重 , 过清明节时要全家出动 , 带上五色板、肉、香烛、纸幡等到祖坟去上供 , 行拜礼;而土家族人们在清明节这一天要上坟挂青 , 家里要吃猪头肉 , 有“清明酒醉 , 猪脑壳有味”的说法;另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一些地方 , 至今仍然保留古风 , 清明节要上山采艾蒿 , 洗净切细后 , 与糯米、腊肉、蒜苗、五香、盐等混合蒸熟 , 叫作“清明粑” 。
清明节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烈的节日 , 也是无数海外游子所谓“认祖归宗”、落叶归根的重要纽带 。在我国 , 清明节的基本内容 , 以扫墓祭祖、踏青春游为主 , 但正所谓“十里不同风 , 百里不同俗” , 各民族的清明节习俗也是各有特色 , 颇有趣味和文化内涵 。

文章插图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 , 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 , 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扫墓俗称上坟 , 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 。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少数民族的祭祀风俗与汉族有所不同 。
满族清明节
满族的岁时节庆风俗与其先世女真人一样 , 受汉族习俗影响较深 , 也过春节、二月二、清明节、中秋节 , 但其岁时节日表现出浓厚的民族色彩和地域特点 。
满族受汉族风俗影响 , 也于清明节上坟祭祖 。不过 , 祭祀方法与汉族风俗不同 。汉族的风俗是焚烧纸钱后在坟顶上压纸 , 而满族则是插“ 佛 托 ” 。插“ 佛 托 ”即 插柳枝 。在满族所信仰的萨满教的传说中 , 柳是人类的始祖 , 人是柳的子孙 。清明节在坟上插柳为祭 , 表示后人不忘先祖 。
白族清明节
清明节也是白族祭祀祖先的日子 , 节俗与汉族相同 。每年农历三月初的清明日 , 白族人家家要准备丰盛的食品前往本家祖坟上祭奠 。供品有香肠、熏猪肝、排骨、肉、鲜鱼、雄鸡等 , 还有各种新鲜的蔬菜和酒 。一般人家都要邀请一些亲朋好友一同前往 。
- 父亲节没有太多的语言只是简单的祝福语,也不代表不爱他对吧?
- 如何理解清明节?
- 如何跟孩子介绍清明节?
- 又是一年清明时,您知道清明节的由来和习俗吗?
- 清明节祭奠英烈寄语内容
- 为什么清明节有些年是4月4日而有些年是4月5日?
- 关于清明节的古诗词,你最爱哪首?
- 清明节是不是每年的4月4号?
- 男士减肥必知的饮食要素
- 汉族曲艺品种之一的山东琴书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