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未初夏30度以上的晴天好钓鱼吗?( 四 )


影响鱼情的因素众多 , 比如水温、气压、食物、水深、水质等等 , 均可影响鱼的活性、摄食欲望 。但在自然水域 , 有的因素作用更突出 , 有的因素效果更明显 , 而有的则要弱许多 , 其中水温因素扮演着关键、重要角色 。回到钓友的问题“春末初夏气温30℃以上的晴天好钓鱼吗”为更好、更全面回答这个问题 , 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分别展开描述具体如下 。
1、春末初夏气温30℃以上晴天 , 钓鱼有一定的难度
2、满足一定条件下 , 也会用好鱼情

春未初夏30度以上的晴天好钓鱼吗?

文章插图
春末夏初气温在30℃以上 , 对钓鱼而言 , 的确有一定的难度 , 至于为何 , 如下 。
【春未初夏30度以上的晴天好钓鱼吗?】首先是高水温导致鱼活性低、摄食不积极 。鱼属于变温冷血动物 , 体温随周围水体环境的温度变化而改变 。但每个鱼都有最适宜的水体环境 , 比如鲫鱼在16-25℃范围内摄食最积极 , 而鲤鱼20-30℃范围内活性最高 , 所以当水温甚至30℃以上时 , 鱼通过两个方面调节体温变化:一是当遍布体表的侧线感知水温升高后 , 在趋温性的驱使下 , 会向水温较低 , 相对适宜的水层游动 。气温30℃以上的环境下 , 深水区明显水温较低 , 鱼多向深水区聚集 , 而这恰提高了扬竿 , 包括垂钓的难度 。二是通过体液(血液、组织液、水等)遍布全身的循环 , 以实现体温的调整 。通过整个体温的调节 , 鱼的体温最大程度地接近水温 , 最小有0.5-1℃的温差 , 但如果水温过高 , 鱼的体温依然过高 , 同样会抑制它的活性 。笔者也曾在气温超过30度以上的天气垂钓 , 如果是钓鲫鱼、鲤鱼等淡水鱼 , 偶尔有鱼口出现 , 绝大时间处于停口状态 。
春未初夏30度以上的晴天好钓鱼吗?

文章插图
其次水体溶氧量减少 , 抑制鱼的活性 。气压与气温成反比 , 气温越高 , 气体膨胀 , 气压减小 , 河流、湖泊等水域水体溶氧量也减少 。另外水温高 , 气体分子越活跃 , 水表的溶氧向外溢出的动力提高 , 进一步造成水体溶氧量减少 。春末夏初气温达到30℃以上时 , 气温越高 , 气压越低 , 水体溶氧量越低 , 越不利于鱼的觅食 , 垂钓难度越高 。
综上所述 , 春末夏初气温超过30℃时 , 气温越高 , 水温、溶氧量越不利于鱼的活性 , 对鱼的摄食欲望抑制越强烈 , 鱼群在游向深水区的动力越大 , 垂钓难度也越大 。
春未初夏30度以上的晴天好钓鱼吗?

文章插图
气温高于30℃就一定钓不到鱼吗?显然不是 , 估计不少资深老钓友都有类似的经历:炎炎烈日 , 水温较高 , 钩饵入水后 , 却与预想的不同 , 浮漂忽然动作 , 或顶漂、或黑漂 , 先扽竿后提竿 , 一条大体型鱼上钩了 , 接着又有连续上了几条 。那么这样的鱼情通常在高温天气什么情况下出现呢?
高温天气下 , 河流、湖泊的入水口容易出现鱼情较好的情况 。入水口处 , 因流水与水面碰撞、交汇 , 水体中汇入大量空气 , 周围水域的溶氧量大幅度提升 。另外流水流动 , 与水面碰撞的过程中 , 也会向外释放出部分热量 , 相比其他位置的水域 , 水温也来越低一些 。所以春末夏初气温超过30℃时 , 河流入水口处溶氧量丰富、水温低 , 周围水域里的鱼在趋温、趋氧的驱使下 , 会向入水口处聚集 。活跃在这里的鱼群活性高 , 摄食也相对积极 , 垂钓难度自然低一些 。如果入水口处恰好有水草、树荫等 , 将会降低水体温度 , 垂钓难度进一步下降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