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各地高考作文题出炉,哪个最奇葩?哪个最有水平?( 三 )


很明显,现在的高考作文已经不仅仅在考察学生的思辨能力、文字能力,也在引导学生将目光投向“国事天下事”,将个人的学习与国家的发展、时代的变迁紧密联系在一起,而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 。
一直以来,高考作文题都是反映时代主题的一面镜子 。从恢复高考元年的“心中有话向党说”“知识越多越反动吗”,到新世纪以来的“汶川地震”“共和国,我为你拍照”“中国关键词”“新时代新青年”,这些作文题都关注焦点命题,具有浓厚“论政”色彩 。有人说,高考作文既是一道语文考题,也是一道政治考题,大概就是因为“论”和“政” 。
高考作文是对一个人综合能力的考察,从“论政”中也可洞察一个人的家国情怀 。高考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许多人由此进入大学,并成长为社会精英 。他们具有怎样的家国情怀、怀揣怎样的梦想抱负,关乎国家的发展未来 。从这个意义上说,“论政”是必须的 。这既是一种结果考察,也是一种方向引导——既引导学生走进社会,关注国家大事,拉近个体与国家的关系;又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国家发展,坚定方向、树立信心,用智慧的目光透析时代变化 。
高考是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一条时代价值引导的指挥棒 。恢复高考41年,虽然历经几轮改革,新一轮的改革仍在持续进行中,但高考一直都具有时代特征,一直都重视“论政”内容 。而要答好“论政”这道作文题,也需要每一个考生心怀梦想,涵养家国情怀,有激扬文字、指点江山的自信和豪迈,把个体命运真正融入国家发展进步的时代洪流之中 。
【校对】吴荆子
恕我直言,最奇葩的高考作文题,莫非浙江卷的“浙江精神”莫属了 。
这道作文题考的似乎不是语文,而是乡土历史、乡土地理和当地时政新闻的某种综合 。
各地的中学历史和地理教材中有“乡土地理”和“乡土历史”的教学内容,供学习学习了解当地的历史变迁和地理风貌 。
而政治课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要了解国内、国际以及当地时政新闻 。
要谈浙江精神,难免要从当地的历史、地理和时政入手 。
因此,这道题考的好像并不是学生的语文素养,而是在考察学生的乡土历史、乡土地理和当地时政新闻 。
在这道题面前,学生能调动的人文积淀和人生感悟少之又少,也没有对学生的思辩能力进行针对性的考察 。
因此,我认为这道题出得非常一般 。
相对来说,天津卷的“器”,我认为是一道好题目 。
一个“器”字,简约而不简单 。
这道作文题人文内涵充沛,有东方的含蓄深邃之美,给学生留下了充足的思考空间 。
针对这道题目,不仅有许多破题立论之法和写作角度,还有许多文史哲政史地乃至理化生的材料可供学生组织应用,而学生也完全可以将自己的人生经验和人生感悟写入到作文中 。
换句话说,这道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人文积淀和人生感悟 。
而不同的学生,会组织不同的材料,选取不同的观点,这就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气象 。
我认为,和浙江卷作文题相比,天津卷的作文题无论是在人文内涵还是考核功能上,都要远甚于浙江卷的作文题 。
最后,衷心祝愿考生们都能考出好成绩!
作者:金满楼
每次作文题目出来,总要引起争议,这也正常 。
那么,什么是“不好的作文题”呢?
一是题目单向度,有些是偏政治性的,有些是近乎道德绑架式的 。这种题,考生只能说好、不能说坏,谁敢冒险往反方向写呢?这就是所谓的单向度题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