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养殖常见的寄生虫症状有哪些?( 二 )


加强饲养管理 。牛群要供给清洁饲料,保持水源干净卫生,禁止饮用污水和含有大量病原微生物的饮水 。牛排出的粪便要及时清除,这是由于粪便中一般存在大量的病原微生物,且其照射阳光就会形成有毒的病菌,如果没有及时清除就非常容易导致牛感染病原微生物 。饲养人员要将粪便运送到适宜的地点,防止粪便进入河流而导致水源被污染 。
预防性驱虫 。牛群要选择在最佳时机进行驱虫,根据寄生虫病的流行规律,每年要进行2次驱虫,主要在秋末冬初和冬末春初这两个阶段进行 。通过“春防秋治”以及秋季驱虫,能够确保牛安全越冬 。驱虫时,要选择使用安全的正规药品,并按照药品说明书严格控制用药量 。为防止形成抗药性,禁止长时间或者过度频繁使用同一种药物,交替使用具有相同功能的药品 。药品可通过多种途径使用,即皮肤渗透、药浴、口服、注射、皮下包埋等 。另外,肉牛进行驱虫时,必须具有适当的停药期

肉牛养殖常见的寄生虫症状有哪些?

文章插图
巴贝斯虫病 。该病具有5~10天的潜伏期,病牛初期体温明显升高,能够达到41.5℃,呈现稽留热,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反刍缓慢,出现便秘 。随着症状的加重,经过2~3天会表现出呼吸急迫,脉搏加速,机体逐渐消瘦,并伴有贫血、黄疸 。发病后期,病牛非常虚弱,停止采食,可视黏膜呈苍白色,具有特征性的血红蛋白尿,排出褐色粪便,并散发恶臭味 。病牛呈急性经过时,病程能够持续1周 。病牛症状较轻时,在出现血红蛋白尿后的3~4天体温逐渐降低,且排出清澈的尿液,症状逐渐缓解 。该病主要在夏秋季节发生,最容易感染的是1~7月龄的犊牛,8月龄左右则较少发病;成年牛通常作为带虫者,能够持续长达2~3年的时间带虫,只有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才会出现发病 。
球虫病 。发病初期,病牛排出略稀的粪便,其中混杂少量血液或者纤维性黏膜,部分还会排出血块,一般会散发恶臭味,导致肛门及后肢附着血便,食欲不振,机体逐渐消瘦,被毛粗乱,贫血,症状严重时经过大约1周发生死亡 。
肝片吸虫病 。急性型,病牛表现出高烧发热,且按压肝部具有痛感,进行听诊发现浊音区面积增大,反应迟钝,少数伴有腹痛、腹泻等症状,甚至发生猝死 。慢性型,病牛表现出食欲减退,贫血,机体消瘦,口腔黏膜呈苍白色,腹下或者胸部发生水肿等 。如果母牛妊娠期感染该病,会导致产奶量显著减少,还可能引起流产 。
牛螨病 。该病也叫做癞病,病牛主要特征是湿疹性皮炎,被毛脱落,高度传染等 。病牛通常混合感染疥螨和痒螨,感染后表现出明显瘙痒,且会长时间摩擦患处,进而造成该处被毛脱落、皮肤增厚,症状严重时甚至会扩散至全身 。
秋季是必须驱虫的季节 , 寄生虫种类及其临床症状
巴贝斯虫病 。该病具有5~10天的潜伏期,病牛初期体温明显升高,能够达到41.5℃,呈现稽留热,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反刍缓慢,出现便秘 。随着症状的加重,经过2~3天会表现出呼吸急迫,脉搏加速,机体逐渐消瘦,并伴有贫血、黄疸 。发病后期,病牛非常虚弱,停止采食,可视黏膜呈苍白色,具有特征性的血红蛋白尿,排出褐色粪便,并散发恶臭味 。病牛呈急性经过时,病程能够持续1周 。病牛症状较轻时,在出现血红蛋白尿后的3~4天体温逐渐降低,且排出清澈的尿液,症状逐渐缓解 。该病主要在夏秋季节发生,最容易感染的是1~7月龄的犊牛,8月龄左右则较少发病;成年牛通常作为带虫者,能够持续长达2~3年的时间带虫,只有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才会出现发病 。
球虫病 。发病初期,病牛排出略稀的粪便,其中混杂少量血液或者纤维性黏膜,部分还会排出血块,一般会散发恶臭味,导致肛门及后肢附着血便,食欲不振,机体逐渐消瘦,被毛粗乱,贫血,症状严重时经过大约1周发生死亡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