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大道至简,但你是一个真正想得道的人吗?( 二 )


释迦牟尼的道:空不异色 , 色不异空 , 空即是色 , 色即是空 。万事万物是色 , 道是空 。空是色之体 , 色是空之用 。
老子的道:人法地 , 地法天 , 天法道 , 道法自然 。自然 , 是万事万物的本来面貌 , 道无处不在 。
道是悟 , 不是求 , 求是分别心 , 道无分别 。求之不得 , 反求诸己 , 一切唯由心造 。人心惟危 , 道心惟微 , 惟精惟一 , 允执厥中 。
大道至简 , 简 , 是指什么 , 就是法 , 法有简有繁 , 它出于道 , 始于道 ,  , 从简到繁 , 由道所出 , 又从繁到简 , 由道所归 , 名万法归宗 ,  。取法与效法 , 应依老子说 , 知其白守其黑 , 知其雄守其雌 , 为天下式 , 凡事从简而始 , 可世人轻简重繁 , 重法轻道 , 躁而.舍夲逐末 , 去源从流 , 既离道又不得法 , 为天下至难矣事物之繁简 , 均为法 , .在多少胜负强弱大小之内 , 孙猴子 , 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 , 然而 , 莫能穷尽其法 ,  , 再多的筋斗也跳不出如来的手掌 。掌之所喻 , 就是道 , 道之至大而无穷 , 为虚为静 , 谁能打破粉碎 , 在理为静 , 在数为O , 是在太極阴阳之先 , 名之为无极 , 加之减之 , 其能包容 , 乘之除之 , 其不讨好也不受辱 。大概 , 孙猴子经师点化 , 并在无法到有法(简到繁) , 从有法至无法术(熟 , 从御繁至简) , 由此入道悟空修练 , 而登入正果之途径 。应该说 , 此亦是养生治学与处事之.理 , 说白了就是一个虚字 , 为后人演化为虚怀若谷 , 戒骄戒躁 , 謙虚谨慎之心态 ,  , 知此守此为天下式 , 由此而始 , 精神清如水能见须眉 , 学而无止以至无穷 , 事而从简至繁理而不紊不乱 , 其(虚)夲身不见其功 , \而功(法)则在其中 , 也就是老氏之无为而无不为的理解 。简单的可从武学喻理 , 武学 , 从站桩马步之筑基 , 再从定架子到活架子再到变架子 , 最终是打破架子套路 , 成为散手 , 及至炉火纯青达到没有套路与散手的应变之术 , 又如将后天之学化为先天之夲能的 , 如游泳与御车…等然而 , 理易明 , 而情难禁 , 一切法与功均在虚静〈虚心)中进行 , 一旦躁而失守于虚 , 则有可能行止功废 , 故效法容易守虚难 。'
尊天道 , 顺地道 , 行人道 。道在天地间 , 无形无相 。人只能尊道而不可能得道 。道若是一件有形的东西那么就不是道 。道任何人都不能得道的!!大道在天地之间 , 人们日用而不自知 , 而妄想得到实为可笑至极 。常应常静 , 常清静矣 。如此清静 , 渐入真道;既入真道 , 名为得道 , 虽名得道 , 实无所得;为化众生 , 名为得道;能悟之者 , 可传圣道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