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以“粿”或者“粄”命名的美食?

“粿”,念guǒ,是广东、福建两省的传统点心,用米粉、面粉、薯粉等经过加工而制成的 。传统的粿制作很费功夫,所以在潮汕地区,人们一般在逢年过节时便会做各种粿来祭拜祖先 。不过,对潮汕人而言,又一切皆可“粿” 。
“粄”,念bǎn,是客家方言对各类糯米和粘米糕点的通称 。其中以艾粄最有名气,是广东潮汕地区清明节必吃的食物之一 。
红桃粿,有地方也叫红桃粄,是外形像扁平的桃子,寓含长寿之意 。
主要材料是糯米、糯米粉之类的,里面的馅有花生仁、虾米、香菇等,蒸制而成,吃起来软糯可口,很受欢迎 。
也叫酵粿,看起来像发糕,但是口感没有发糕那么好,有发财,转大发的意思 。
同样是祭祀供品,也是潮汕的特色小吃 。采用田间的鼠曲草来制作 。
鼠曲粿的馅有咸的,也有甜的,可以蒸着吃,也可以煎着吃 。入口软香甜润,带着鼠曲草特殊的香味 。
【有哪些以“粿”或者“粄”命名的美食?】艾粄,也叫“清明粄” 。在清明时节,田艾生长最茂盛的时候,人们采来田艾,将其捣碎后与粘米粉、糯米粉一起制成艾粄,软滑可口,还夹杂着田艾特殊的清香 。
艾粄,有甜馅和咸馅的 。甜馅的是有炒熟的花生仁、椰蓉、豆沙馅等;咸馅的有白萝卜、腊肉、香菇、虾米等 。
上图来自网络,侵删
在深圳吃了好多次,但我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叫它“捆饭”,哈哈~后来还是被一客家朋友“教训”后才知道自己练错字了 。
其实跟咱们的北方春卷很像,里面很多菜都可以卷;不过皮是用大米粉做成的,皮软而香,喜欢吃肠粉之类的朋友一定会特别喜欢 。
跟捆粄有些像,常见的韭菜鸡蛋饺不再用面粉做皮,而使用木薯粉做皮,面皮透亮,带着Q弹的口感,别有风味 。
其他的粿菜
也叫薯仔粿,土豆泥中加入红薯淀粉,再加入腊肠、香菇等捏成团,上锅蒸熟,取出切片煎至两面金黄即可 。

有哪些以“粿”或者“粄”命名的美食?

文章插图
粿指用秫米、粳米先磨成粉后制作成的食品,后引申为糕点、点心的统称 。粿因加入了各种配料从而生出很多叫法,如甜粿,菜头粿等等,加入什么配料就叫什粿,在广东潮汕地区比较常见 。“粿”的制作过程比较复杂,一般不拿来做家庭主食,通常是只有在年节祭拜时才会特别制作的供品 。
我是汕尾妹子,粿是我们家乡的一种美食!我们这边的粿制品都是用米做的,都可称为“粿”,“粿”就相当于人们常说的糕点的意思 。汕尾人吃“粿”已经拥有很长一段时间的历史了,说汕尾人的胃是用“粿”撑起来的都不为过 。现在简单为大家介绍一下这几款特色粿 。
菜粿,这是我们当地居民的叫法,最早叫“菜包”,寓意把财包起来,吃起来清香软儒
嫩滑中还带着弹性,皮薄馅多味浓说的就是它了 。里面包着萝卜丝、椰菜、绿豆芽、沙葛、芹菜、蒜、肉丁、鱿脯、虾干、花生仁、大地鱼粉等,菜包粿蒸熟就可以吃,也可以蘸配料吃 。或用油煎,又酥又韧,味美肉香,极其可口 。
粿条,由蒸熟的米皮切条而成,表明晶莹剔透,可以用来制成牛肉粿、炒粿条等美食,粿条的口感比河粉更具弹性哦~
层糕粿,是用米浆一层一层来蒸的,蒸到最后一层时放上配料,配料有蝞虾、花生米、腊肠、菜脯等等,层次分明,吃层糕粿时要蘸一些香油,吃起来香甜可口 。
鼠壳粿,是用鼠粬草混合糯米粉做粿皮,里面有花生、芝麻、白糖等,食之香甜而又有韧性,而且含有淡淡的鼠壳草清香,独特的味道吃起来特别上口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