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诗词鉴赏及解析 李白将进酒赏析美文( 四 )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悲感虽然不免,但悲观却非李白性分之所近 。在他看来,只要“人生得意”便无所遗憾,当纵情欢乐 。
五六两句便是一个逆转,由“悲”而翻作“欢“”乐” 。从此直到“杯莫停”,诗情渐趋狂放 。“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梁园吟》),行乐不可无酒,这就入题 。但句中没有直写杯中之物,而用“金樽”、“对月”的形象语言来突出隐喻,更将饮酒诗意化了;未直写应该痛饮狂欢,而以“莫使”、“空”的双重否定句式代替直陈,语气更为强调 。“人生得意须尽欢”,这似乎是宣扬及时行乐的思想,然而只不过是现象而已 。诗人此时郁郁不得志 。“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玉壶吟》),奉诏进京、皇帝赐宴的时候似乎得意过,然而那不过是一场幻影 。再到“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行路难·其二》),古时冯谖在孟尝君门下作客,觉得孟尝君对自己不够礼遇,开始时经常弹剑而歌,表示要回去 。李白希望“平交王侯”的,而在长安,权贵们并不把他当一回事,李白借冯谖的典故比喻自己的处境 。这时又似乎并没有得意,有的是失望与愤慨 。
但并不就此消沉 。诗人于是用乐观好强的口吻肯定人生,肯定自我:“天生我材必有用”,这是一个令人击节赞叹的句子 。“有用”而“必”,非常自信,简直像是人的价值宣言,而这个人——“我”——是须大写的 。于此,从貌似消极的现象中露出了深藏其内的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入世的积极的本质内容来 。正是“长风破浪会有时”,实现自我理想的这一天总会来到的,应为这样的未来痛饮高歌,破费又算得了什么 。“千金散尽还复来!”这又是一个高度自信的惊人之句,能驱使金钱而不为金钱所使,真足令一切凡夫俗子们咋舌 。诗如其人,想诗人“曩者(过去)游维扬,不逾一年(不到一年),散金三十余万”(《上安州裴长史书》),是何等豪举 。故此句深蕴在骨子里的豪情,绝非装腔作势者可得其万一 。
与此气派相当,作者描绘了一场盛筵,那决不是“菜要一碟乎,两碟乎?酒要一壶乎,两壶乎?”而是整头整头地“烹羊宰牛”,不喝上“三百杯”决不甘休 。筵宴中展示的痛快气氛,诗句豪壮 。
至此,狂放之情趋于高潮,诗的旋律加快 。诗人那眼花耳热的醉态跃然纸上,恍然使人如闻其高声劝酒:“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几个短句忽然加入,不但使诗歌节奏富于变化,而且写来逼肖席上声口 。既是生逢知己,又是酒逢对手,不但“忘形到尔汝”,诗人甚而忘却是在写诗,笔下之诗似乎还原为生活,他还要“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以下八句就是诗中之歌了 。这着想奇之又奇,纯系神来之笔 。
“钟鼓馔玉”意即富贵生活(富贵人家吃饭时鸣钟列鼎,食物精美如玉),可诗人以为“不足贵”,并放言“但愿长醉不复醒” 。诗情至此,便分明由狂放转而为愤激 。这里不仅是酒后吐狂言,而且是酒后吐真言了 。以“我”天生有用之才,本当位至卿相,飞黄腾达,然而“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行路难》) 。说富贵“不足贵”,乃出于愤慨 。以下“古来圣贤皆寂寞”二句亦属愤语 。李白曾喟叹“自言管葛竟谁许”,称自己有管仲之才,诸葛亮之智却没人相信,所以说古人“寂寞”,同时表现出自己“寂寞” 。因此才情愿醉生梦死长醉不醒了 。这里,诗人已是用古人酒杯,浇自己块垒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