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的武艺在历史上算不得强,性格刚愎自用,虽忠心却也做过降将,为何能被称为武圣?( 二 )


其实历朝历代对于武圣到底是谁都有着自己的一套做法,隋之前,民间公认的武圣是项羽,但是到了唐朝由于各种原因,武圣就又变成了姜尚,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姜子牙,宋之后到明朝灭亡之前,民间公认的武圣就是岳飞 。可以说不管哪朝哪代武圣的人选都不一致,但可以肯定的是清之前,没有哪个朝代是认为关羽是武圣 。
清之前的关羽地位其实不是那么高,唐初设武庙之时,关羽只是处于第三等,也就是六十四将里面,在他的前面,可是有诸葛亮、韩信、孙武、白起等武庙十哲,关羽则是和张辽、邓艾、张飞、周瑜等三国名将并排坐而已,地位高不到哪里去 。甚至到了宋朝初年,关羽等二十二位名将还被逐出武庙,并被灌婴、班超、秦琼等二十三名“功业始终无瑕者”取代,可以说在宋朝关羽的地位甚至连灌婴、班超都比不过,之后到了宋徽宗宣和五年,宋徽宗扩大了第三等名将的人数,增加为七十二将,这个时候关羽再重新被纳入到七十二将中,并重回武庙(也就是说,如果宋徽宗不增加第三等将领的人数,关羽就回不到武庙了,可想而知那个时候的关羽地位真的不高) 。而也就在宋徽宗时期,由于宋徽宗笃信道教,关羽得到了第一个封号,那就是“崇宁真君”、“武安王”的封号,但别忘记了宋徽宗一生可是封赠过无数神灵的,就连甘宁都被册封为昭毅武惠遗爱灵显王,所以可以肯定的是关羽的封号不是因为宋徽宗有多重视他,而是所有的古代名将宋徽宗都会封,这个时候关羽的地位还是一样低 。最后到了明朝,由于朱元璋决定废除武庙,不再对原武庙诸将进行国家祀典,关羽等入驻武庙的名将就被朱元璋剥夺了一切的封号,这个时候的关羽已然没有任何的地位可言了,但是这里肯定会有人说,不是武庙里所有的名将都没有地位了吗?实则不然,可以肯定的是在明朝关羽绝对是没有任何地位可言的,理由很简单,朱元璋虽然在初期废除了武庙,但是到了洪武九年(1376年)的时候,朱元璋又建立历代帝王庙,这里祭祀夏禹、商汤、周武王、汉高祖刘邦、汉光武帝刘秀、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元世祖忽必烈共八位开国帝王,同时还诏选历代三十七名臣,配其享,为新的国家祀典,其实也就是另外一种形式的武庙,而入选的三十七名臣当中,三国时期的人物就只有一个,当然不是关羽,也是我们熟知的诸葛亮,他被从祀于汉高祖刘邦和汉光武帝刘秀 。也就是说到了明朝的时候,关羽的地位显然很低,明朝虽然官方没有说武圣到底是哪个?但是民间公认的武圣就是岳飞,而不是关羽 。
总的来说关羽之所以能被称为武圣,完全就满清的造神运动造出来的,在满清之前,关羽在历朝历代的地位并不是很高,顶多就是和邓艾、张飞、周瑜等人平起平坐,而达不到与诸葛亮、岳飞、项羽等人平起平坐的地步,甚至到了明朝就连比的资格都没有,也为关羽根本就没有资格可以享受祭祀的待遇 。所以说关羽的地位发展到现如今可以掩盖岳飞、诸葛亮的地步,完全就是满清造成来的,如果不是满清的原因,关羽是永远都不可能拥有现如今的地位,关羽也永远都不可能比的过岳飞 。
谢邀 。关羽被请上神坛尊为“武圣”,受万人敬仰,始于明清两朝 。尤其是清朝,关羽咸鱼大翻身,身份和名望被抬高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据说清廷的王爷妃子们看戏,每当关二爷出场之时,都要站起来后退几步方才落座,以示对“武圣”的尊敬之意 。
其实在南北朝时,关羽是一位很不受待见的历史人物,因为他骄傲自大,刚愎自用,身首异处,不得善终,所以是一个不降的怨灵,人称“关三郎”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